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提高小蚕共育质量的措施

2014-07-27 01:31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浅谈提高小蚕共育质量的措施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关键词 小蚕;共育;技术措施  论文

  关键词 小蚕;共育;技术措施

  论文摘要
了提高小蚕共育质量的技术措施,包括:重视蚕种催青、补催青及收蚁工作,做好蚕室温湿度调节,选择适龄适熟叶饲养,做到眠起齐、蚕座匀,消毒防病工作贯彻始终。通过精心处理好这5个方面的技术措施,可为大蚕饲养打好基础,以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增加蚕农效益。
  
  
  
  俗话说:“养好小蚕一半收”,充分说明了蚕茧生产中饲养小蚕的重要性,小蚕共育的目的就是保证小蚕生长发育整齐、体质强健,为大蚕饲养打好基础,是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增加蚕农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提高小蚕共育质量,除了注重按标准严格选择小蚕共育人员、选择适合本地气候的优良蚕品种外,还应针对小蚕生长发育快、耐高温多湿、抗病力弱等生理特点,精心处理好以下5个方面的技术措施。
  
  1重视蚕种催青、补催青及收蚁工作
  
  无论低温或高温天气,不经过催青保护都会使小蚕体质虚弱、发育不齐、抗病力低,催青技术是养蚕过程中的第一个重要环节。蚕种从冷库领出后应尽量避免不利的气候环境,缩短蚕种在途中时间,集中回到催青室后及时将蚕种摊开,采用两段简易催青法,即出库后1~4d和出库后5~9d 2个阶段,采用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线标准下进行保护。第1阶段(出库后1~4d):温度为24~26℃,干湿差1.0~1.5℃,自然光线下保护;第2阶段(出库后5d至点青):温度27~28℃,干湿差0.5~1.0℃,每日感光18h,人工增加光照6h。催青过程中温度过低(低于20℃)或过高(高于30℃)都不利于蚕种孵化,低温时要注意加温补湿,高温干燥要补湿降温;同时为让蚕种感温均匀,每隔3~4h要调换蚕种的位置,保证蚕种上、下、左、右感温均匀。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当1张蚕种有80%~85%卵已点青时,小蚕共育户及时从催青室领回,用宣纸将蚕种包好,平铺置于消毒过的蚕匾中,用消毒好的黑色湿布四周盖好,不许漏光,促使蚕卵转青齐一,室内温度调整到25~26℃,湿度80%~85%,干湿差1.5~2.0℃。
  从点青包种之日算起,观察留样蚕种,一般当天上午点青完到第3天早上6时感光收蚁;下午或晚上点青则宜第4天早上6时感光。收蚁的具体做法是:将黑布揭开,平铺蚕种使卵面朝上,均匀感光。春季气温低上午9时左右收蚁,夏秋季气温高宜在上午8时前收蚁,收蚁时需动作快,同批蚕种的收蚁时间不可拖延太长。
  
  2做好蚕室温湿度调节
  
  在温湿度调节方法上应防止重加温轻补湿,重白天轻夜晚,重晴天轻雨天,重食桑期轻眠期,重温湿度轻换气等方面的不足。应做到适温适湿,避免温度过低(低于20℃)或过高(高于30℃),须确保按小蚕各龄期的标准温湿度饲养。1龄28.0~28.5℃,干湿差0.5℃ ;2龄27~28℃,干湿差1℃;3龄27℃,干湿差1.0~1.5℃,各龄期眠中比平时适当降低。无论春季或夏秋季,1~2龄须上盖下垫,全防干育,3龄只盖不垫,半防干育。掌握10日眠3眠,各龄期眠中不盖。避免低湿饲养,适时补温,昼夜和晴雨天室内温度保持平衡,忌饲养过程中温度忽高忽低。每日给桑前30min揭开薄膜通风换气,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光线均匀,使小蚕在良好的环境中生长发育。
上一篇:浅谈水库鱼蟹虾混养技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