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原因及有效控制技术

2014-08-09 02:23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浅谈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原因及有效控制技术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关键词 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原因;控制
  
  关键词 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原因;控制措施

  论文摘要
分析了玉米丝黑穗病严重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土壤中病菌大量积累和带菌田扩大;种植的品种感病;提前播种和出苗期低温;种衣剂使用混乱,防治效果差。指出要有效持续控制玉米丝黑穗病,可采取如下措施: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促早出苗、出壮苗;推广使用具有防病功效的种衣剂;加强田间,通过措施减少菌源。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是黑龙江省玉米主产区的重要病害,由真菌在玉米发芽期侵入的系统侵染性病害。受害部位主要是玉米的雌、雄穗。玉米黑穗病菌以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里或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冬。冬孢子在土壤中能存活2~3年,甚至7~8年。种子带菌是病害远距离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新区,带菌种子是重要的第1次传播来源。带菌的粪肥也是重要的侵染来源,冬孢子通过牲畜消化道后不能完全死亡。典型病症是雄性花器变形,颖片增生呈叶状,不能形成雄蕊,雄花基部膨大,内包一团黑粉。雌蕊受害果穗变短,基部粗大,除苞叶外,整个果穗为一包黑粉和散乱的丝状物,严重影响玉米产量。表明,近年来黑龙江省严重发生,田间平均发病株率达15%,减产达30%以上。
  
  1玉米丝黑穗病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
  
  1.1土壤中病菌大量积累和带菌病田扩大
  玉米丝黑穗病属于典型的土传病害,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3年。东北是玉米丝黑穗病适发区,玉米作为主栽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无法轮作换茬导致土壤中病菌的自然积累和病田的扩大。另一个原因是农民直接将病株上充满病菌的果穗随意留在田间,致使病菌大量散落在土壤中。正是由于多年发病后的大量病菌在土壤中的积累,为病害的大暴发创造了基础条件。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1.2感病品种的种植
  在田间菌源富集条件下,如果种植抗病品种病害一般不会大暴发,但由于多年种植病害发生较轻,丝黑穗病的危害性被忽视,引进种植了一些感病品种,为病害暴发埋下了隐患。
  1.3提前播种和出苗期的低温
  玉米播种时间正常年份是4月20日左右,为防止春旱,常采用早播方式,播种后等待降雨。由于春季地温低,玉米从播种到出齐苗需要20d,甚至更长的时间,低温气候延长了幼苗出土时间,胚芽长时间在土壤中生长,使丝黑穗病病原菌侵染概率大大增加,导致植株发病率上升。
  1.4种衣剂使用混乱,防治效果差
  目前玉米种衣剂种类多,但绝大多数均不含对丝黑穗病有防效的杀菌剂。调查表明,农民由于缺乏科学知识,盲目选购价格低廉的种衣剂,因能有防治丝黑穗病的种衣剂在价格上都略高,一些农经销商常误导农民,将一些对丝黑穗病防效很低或无防效的种衣剂推销给农民,直接导致防治效果不佳。
  
上一篇:浅谈水花生的危害及其防除技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