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长丰地区草莓枯萎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2014-08-14 01:40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长丰地区草莓枯萎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关键词 草莓枯萎病;发病症状;途径;
  
  关键词 草莓枯萎病;发病症状;途径;综合防治措施;安徽长丰

  论文摘要
阐述长丰地区草莓枯萎病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与发病条件,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包括整地施肥、灌水覆膜、揭膜旋耕、栽植脱毒苗、实行轮作并加强田间、剂防治等措施。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长丰县草莓的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2007年已达到4 666.67hm2,预计2008年将突破6 666.67 hm2。随着大棚种植草莓的年限在逐年延长,土传性草莓枯萎病的发生与危害在加重。据笔者,此病一旦传染侵入草莓就会迅速蔓延,很难根治,一般发生年份该病的发病率为5%~12%,重发年份高达20%~35%;轻病株结果很少,品质差,商品价值低,防治好的可减少产量损失6%~13%,防治差的可减产16%~26%,甚至呈现毁灭成灾的局面。在连年种植的田块发生重,特别是采用本圃培育的草莓苗更易发生。如2006年,在水湖地区草莓基地,严重田块的株发病率达40%以上,几乎到了不能再种植的地步。
  
  1发病症状
  
  草莓枯萎病多在苗期或开花期发病。初期仅心叶变黄绿或黄色,有的卷缩或产生畸形叶,至病株叶片失去光泽,老叶呈紫红色萎蔫,后叶片枯黄至全株枯死。剖开根冠,可见叶柄、果梗维管束变成褐色至黑褐色。病原为尖镰孢菌草莓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小型分生孢子肾形或卵形,无色,单胞或双胞;大型分生孢子纺锤形至镰刀形,厚坦孢子球形,多数单孢。
  
  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主要以菌丝体和厚坦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土中或在未腐熟的带菌肥料及种子上越冬。病土和病肥中存活的病菌,成为翌年主要初侵染源。病菌在病株分苗时进行传播蔓延,病菌从根部自然裂口或伤口侵入,在根茎维管束内生长发育,通过堵塞维管束和分泌毒素,破坏植株正常疏导机能而引起萎蔫。最适温度30~32℃,连作或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温低、耕作粗放、土壤过酸和施肥不足或偏施氮肥或施用未腐熟肥料,致植株根系发育不良,都会使病害加重。品种间抗性有一定差异。土温15℃以下不发病,高于22℃病情加重。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3 综合防治措施
  
  草莓枯萎病是一种可防难治的病害,因此应采用从源头上杜绝病原物的侵染,从栽植的土壤、种苗和传播途径上切断病菌的侵入。
上一篇:水稻常见病虫害的防治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