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沭阳县杨树食叶害虫的发生及防治(2)

2014-08-16 01:05
导读:2.3防治方法 用40%氧化乐果0.067%、10%的氯氰菊酯0.033%~0.050%、2.5%的溴氰菊酯0.025%~0.033%等液喷雾防治。其他方法可参阅杨扇舟蛾的防治方法。 3杨

  2.3防治方法
  用40%氧化乐果0.067%、10%的氯氰菊酯0.033%~0.050%、2.5%的溴氰菊酯0.025%~0.033%等液喷雾防治。其他方法可参阅杨扇舟蛾的防治方法。
  
  3杨黄卷叶螟
  
  3.1发生特点
  又名黄翅缀叶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在沭阳县全县各地都有发生,常群集树梢,将树梢叶片吃光,一般的喷雾方法很难防治,是沭阳县危害重的杨树食叶害虫,是主要的防治对象。
  3.2发生规律
  杨黄卷叶螟在沭阳1年发生4代,以初龄幼虫在落叶、地被物及树皮缝隙中结茧越冬。翌年4月初,当杨树发芽展叶后,恢复活动,5月底或6月初,幼虫开始老熟化蛹。6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中旬为盛期,第2代成虫高峰在7月中旬,第3代在8月中旬,第4代在9月中旬,直至10月中旬仍可见少量成虫出现,以7~9月危害最重。成虫产卵于叶上,中脉两侧最多,呈块或条状。幼虫孵化后,喜危害嫩梢幼叶表皮,并吐出白色黏液涂于表面,随后吐丝缀叶或将叶折叠,藏在其中取食,幼虫长大后群居取食。
  3.3防治方法
  在幼虫期3龄前采用高效氯氰菊酯1 500~2 000倍液喷雾或采用氧化乐果、久效磷1∶10倍液打孔注药;灯光诱杀成虫。其他方法参考杨扇舟蛾的防治方法,效果良好。
  
  4杨白潜蛾
  
  4.1发生特点
  杨白潜蛾属鳞翅目桔潜蛾科,是杨树叶部的主要害虫之一,特别是对杨树幼苗、幼树危害大,在沭阳县全县各地都有发生。
  4.2发生规律
  杨白潜蛾在沭阳1年发生4代。5月中下旬成虫开始羽化。1~4代幼虫发生期分别为6月中旬、7月上旬、8月中旬、9月上旬(世代重叠现象严重)。成虫产卵于叶正面,与叶脉平行排列。每个卵块2~3行,每行2~5粒,卵极小,肉眼不容易发现。每雌产卵23~74粒,卵期6~7d。幼虫孵化时,从卵壳底部咬破叶片,潜入叶内取食叶肉,使被害处形成黑色虫斑,常由2~3个虫斑相连成大斑,致使叶片枯焦脱落。老熟幼虫从叶正面咬孔而出,于叶背面吐丝结“H”型茧化蛹。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4.3防治方法
  用高效氯氰菊酯1 500~2 000倍液喷雾;氧化乐果等内吸农药1∶10倍液打孔注干;灯光诱杀成虫;扫除落叶集中焚烧。另外可参阅杨扇舟蛾的防治技术。
  
  5黄刺蛾
  
  5.1发生特点
  又名洋辣子、刺毛虫、毛八角等,属鳞翅目刺蛾科,主要危害杨树叶片,将叶片吃成很多孔洞、缺刻,影响杨树生长,在全县各地都有发生。
  5.2发生规律
  黄刺蛾在沭阳1年发生2代。5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始见成虫。第1代幼虫6月中旬至7月中旬发生,第2代幼虫8月下旬至9月下旬发生。10月下旬在树干和枝桠处结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叶背;初卵幼虫群集啃食叶肉,3龄后分散取食,可将叶片吃光。
  5.3防治方法
  黄刺蛾幼虫对抵抗力弱,可在幼虫期用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2 000~3 000倍液喷杀,效果均好;人工灭茧;灯光诱杀成虫。其他防治方法可参阅上述的杨扇舟蛾的防治技术。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研究院.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2] 伍祥喜,赵桂华,汪立三.江苏沭阳县杨树病虫害发生及防治[J].林业实用技术,2007,70(10):29-30.
  [3] 杨明.杨树主要食叶害虫的无害化防治[J].现代科技,2008(1):86.
  [4] 葛王送,赵红梅.杨树叶部主要害虫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7(5):47-48.
上一篇:浅谈红树林的功能及其资源保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