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棉盲蝽重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4-09-17 01:05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浅谈棉盲蝽重发原因及防治措施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关键词 棉盲蝽;生态影响;重发原因;防治
  
  关键词 棉盲蝽;生态影响;重发原因;防治措施

  论文摘要 
介绍了生态环境对棉盲蝽发生的影响,了其重发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棉盲蝽的防治提供参考。
  
  
  
  大丰市地处江苏北部沿海中部,为我国优质棉生长基地之一,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万公顷以上。棉盲蝽是当地棉花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往往造成棉花籽棉严重减产2成。棉盲蝽危害种类主要有绿盲蝽、中黑盲蝽以及少量苜蓿盲蝽。根据笔者,20世纪80~90年代初棉盲蝽在棉田内重发,90年代中期发生程度大幅度减轻,2000年后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逐步推广种植,加上耕作制度不同以及气候变化,发生程度不断加重,并上升为首要害虫。通过多年的系统监测和田间调查,明确了棉盲蝽在大丰市棉田内的灾变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和重发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
  
  1生态环境对棉盲蝽发生的影响
  
  1.1耕作制度
  绿盲蝽卵多产于冬绿肥、蚕豆、杞柳等组织越冬,2代发生时又集中在茄子、胡萝卜留种田,因此套种地区及胡桑果树蔬菜分布广的地方棉盲蝽发生较重。根据调查发现套种的新丰镇仁南村棉花发棵早、长势旺,成为1代的诱集带,百株虫量超过百头,株被害率为100%。中黑盲蝽主要产卵于棉田表土越冬,棉麦连年套作区发生程度明显重于稻麦轮作区。因此,大丰市水旱轮作区以绿盲蝽发生为主,旱粮地区正常年份后期以中黑盲蝽发生为主。
  1.2栽培模式
  近年来推行以双膜栽培为主体模式的棉花早发、早熟高产栽培体系,棉花与西瓜、毛豆、青椒等作物立体间套种面积不断扩大,而且共生期较长,各代棉盲蝽食料丰富,有利于其繁殖。如西瓜田棉花植株上棉盲蝽虫量通常为纯作棉田的10倍多。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1.3气候条件
  盲蝽为喜温好湿性昆虫,绿盲蝽发生的适宜温度为18~29℃,相对湿度在85%以上;中黑盲蝽为20~30℃,相对湿度为80%以上,越冬卵一般要在相对湿度60%以上时才大量孵化。一般6~8月降雨偏多的年份,有利于棉盲蝽在棉花上发生危害,2005~2007年连续3年雨水雨日较多,刺激了棉盲蝽的发生并加重了其危害。天旱少雨时对棉盲蝽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一般在8月中下旬棉田内盲蝽发生量相对较轻。
  1.4作物长势
  棉花生长旺盛,叶、蕾、花较多的田块,发生较重;密植的植株叶片宽大、郁闭度深、生长嫩绿、含氮量大的受害重;一般移栽早、苗壮早发、生长旺盛、现蕾早的棉田危害严重;迟衰棉田、空枝芽枝多的棉田受害相对较重。
  1.5天敌作用
  大丰市棉盲蝽的主要天敌有蜘蛛、瓢虫、草蛉等,但从观察情况来看,天敌对棉盲蝽控制效果不太明显。
  
  2重要原因
  
  2.1抗虫棉快速取代常规棉,棉田害虫群落发生明显变化
  20世纪沿海棉区主要种植泗棉3号、苏棉9号等常规品种,棉铃虫、棉盲蝽为棉田主要害虫,其中棉铃虫的发生较为猖獗,往往连年重发。为了有效地控制其危害,采取了以化学防治为主,协调运用、等综合措施(尤其对棉铃虫主害代采取全程控的手段)。一般从6月下旬棉田就开始用药,特别在3~4代棉铃虫发生期间,间隔3~5d即用药防治1遍,进行扫荡式治虫不留死角,防治主要选用对棉盲蝽有较高杀虫效果的有机磷及其复配剂。90年代末以来,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年年扩大,棉田内棉铃虫发生程度大幅回落,化学农药施药次数和用药量明显减少。2003~2006年棉田内有机磷农药平均用量为18.51L/hm2,相当于棉铃虫重发年份1994~1997年平均用量的60.3%;复配剂平均用量为5.30L/hm2,相当于1994~1997年平均用量的54.5%。说明防治棉盲蝽的有机磷及其复配剂类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削弱了对棉盲蝽的控制作用。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2.2推广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对棉盲蝽发生较有利
  转基因抗虫棉虽然对棉铃虫、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具有一定抗虫性,但对刺吸式害虫没有抗性且利于其发生。杂交棉前期营养生长势强,植株发棵早,易诱集棉盲蝽提前迁入棉田为害;中后期植株高大,一些棉农田间整枝、化控等技术跟不上,棉花长势过旺,无效花蕾多,害虫隐蔽性强,不易于防治。另外,由于杂交抗虫棉需肥量高于常规棉,高肥水管理,植株含氮量偏高,对棉盲蝽繁殖为害非常有利;后期抗虫棉田施药结束期较常规棉田早,一般在9月中旬结束防治,而棉盲蝽在大丰市棉田内发生可持续到9月底至10月上旬,造成后期残虫量高,部分田块百株虫达数百头,越冬残留虫量高也就意味着下一年发生基数大。
上一篇:浅谈七叶树播种育苗技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