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苏北稻麦连作区小麦条纹病毒病的发生及防(2)

2014-09-20 01:37
导读:3发生原因 3.1灰飞虱越冬基数大 自1999年以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江淮地区暴发流行,病害危害逐年加重,灰飞虱越冬基数逐年增加。田间表明,灰飞虱越冬基数

  
  3发生原因
  
  3.1灰飞虱越冬基数大
  自1999年以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江淮地区暴发流行,病害危害逐年加重,灰飞虱越冬基数逐年增加。田间表明,灰飞虱越冬基数翻倍增长,2004年冬前灰飞虱残留虫口密度达27.0~124.5万头/hm2,平均61.5万头/hm2。小麦是灰飞虱的主要越冬寄主,稻田残留灰飞虱直接转移为害小麦。
  3.2带毒率高
  随着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流行发生,灰飞虱的带毒率也逐年提高,越冬代灰飞虱带毒率2002~2005年依次为15.4%、20.8%、28.3%、33.0%。带毒率远远地高于病害的流行指标。
  3.3气候因素
  近几年冬春气温偏高,降雨量偏少,冬季麦田无积雪,这种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灰飞虱的越冬存活与繁殖。气象学家研究表明:目前全球气候正在变暖,导致灰飞虱发育进度提前,使灰飞虱发育进度与作物生长发育进度相吻合,诱发病害的流行。
  3.4耕作制度的影响
  楚州区种植的农作物种类较为单一,以稻麦连作为主,且水稻、小麦以感病品种为主。麦田耕作方式主要是免耕套作,全区稻套麦面积占三麦种植面积的60%以上,近两年来又示范推广麦田寄种水稻种植技术。这些新的轻型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效益,同时也引发了农作物病虫害新的变化。
  3.5菊酯类农的使用
  近几年由于控制水稻螟虫危害的需要,大量、多次使用有机磷及菊酯类杀虫剂,一般水稻大田使用杀虫剂均在7~8次以上,田间天敌(尤其是蜘蛛)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科学研究表明,菊酯类杀虫剂会刺激稻飞虱的生殖系统发育,引起稻飞虱种群的再猖獗。传毒媒介昆虫种群数量的剧增,带毒率的提高,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及有利发病的条件,导致了小麦条纹病毒病的流行发生。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4防治对策
  
  治虫控病,重视稻麦两季防治,小麦苗期灰飞虱的防治不可忽视。生产实践证明,减少麦田灰飞虱虫量基数,既能控制小麦条纹病毒病,也能控制对水稻条纹叶枯病。
  4.1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适当调整冬性小麦与春性小麦品种的种植比例。在耕作制度上,有规律地安排稻茬耕翻轮作,避开虫源、减少灰飞虱传毒几率。在栽培技术上,提倡健壮栽培,增强农作物自身抗病能力。还要注意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保护田间天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4.2化学防治
  防治麦田越冬代灰飞虱是关键,在冬前和早春,用吡虫啉有效成分30~45g/hm2进行喷雾,防治灰飞虱,控制病毒。可加病毒钝化剂一并使用,对小麦条纹病毒病防治效果可达80%左右。防治灰飞虱时要注意越冬栖息场所的防治,以保证防治效果。
上一篇:浅谈山区小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