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我国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与模式重构(2)

2014-12-24 01:53
导读:3。努力做好基金征级、清欠和柑核工作。为确保发放提供基金支撑,实行基金征缴计划完成情况与中央专项补助挂钩办法,管好用好中央补助,督促地方

    3。努力做好基金征级、清欠和柑核工作。为确保发放提供基金支撑,实行基金征缴计划完成情况与中央专项补助挂钩办法,管好用好中央补助,督促地方财政加大对养老的支持力度。继续抓住欠费大户不放,对千万元以上欠费企业实施动态监控,带动全国的清欠工作。继续做好稽核和防冒领工作,核实缴费基数和缴费人数,扩大费源,堵塞各种漏洞。加强稽核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对专项稽核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办,扩大已经取得的成果。

    4.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要加强对有关政策的研究,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在退休年龄方面,延迟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是不可避免的政策选择,目前我们的对策应该是:当前是国有企业下岗分流成为焦点的时期,不是出台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政策的适当时机。这一时期的主要策略目标是,控制比标准退休年龄更早的“提前退休”风潮,同时对退休年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制定政策方案,准备今后投人实施。推迟领取养老金年龄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采取渐进的方法。对低于标准年龄退休者,规定减额支付养老金政策和标准。

    5.积极推进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全面启动“金保工程”,建立覆盖辖区内各城市全部参保人员和单位的集中式资源数据库,市域网延伸到业务经办窗口和相关服务机构。完成保险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实现省、市联网和中央、省互联,网上传输养老保险费用监测数据,建成全国网雏形。

    6.加强社会保险法制建设。争取早日出台(社会保险法)和《基本养老保险条例》等,

    使养老保险进一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三、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重构:社会养老救助+个人养老保障

    1.我国养老保阵制度模式设计。纵观社会养老保障问题,自十八世纪德国仰斯麦模式,到英国从现收现付制走到目前的基金制,到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严重问题,从现代的智利模式到新加坡模式,直到我国的“统帐结合”,界一直在探讨采用何种模式才能既对付社会老龄化带来的在业难以供养退休老人的难题,又能解决基金积累制所产生的、运营投放并争取好的回报率以确保庞大的社会养老基金增值保值的间题。事实上,对于现收现付制,像美国这样拥有巨大财富的国家尚难以维继,该养老体制现在已经有了五十年后行将面临破产的难题,而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根本就难以承受;对于基金积累制,由于通货膨胀的损害,即使是缓慢的通货膨胀也将产生很大的危害,那么通过法律强制积累的养老基金如果没有高于居民储蓄的收益,必然失去吸引力。但是,我们透过目前的种种养老保障模式看其本质,各种不同模式的根本差别就在于在效率和公平二者之间所确定的平衡点的不同,不同的国家根据本国的具体施政要求或者是依据本国国情,选择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不同的平衡点,于是就有了各种不同模式的、按目前实行的结果看各个国家也是很不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事实上,笔者认为,之所以存在目前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我们都被各种各样的综合模式的表象所困惑,如果我们把效率与公平暂时切割开来,把养老保障分为追求公平的社会养老救助与追求效率的个人养老保险二大类来具体分析并作出政策安排,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1)社会养老救助完全是政府行为,属于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在杜会群体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总是存在一些弱者或者不幸者,杜会养老救助就是国家及社会对遭受自然灾害、不幸事故等和生活在贫困线或最低生活标准下的老年人进行救助,以维护他们的最低生活权利的一项社会老年经济保障制度。对低于杜会最件生活保障线以下的六十岁的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的实现是该制度的唯一目标,可以考虑对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按月支付略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金,由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或者每届政府的五年财政预算提前予以列支,作为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贵。这里必须明确一点,对于养老最基本的保障与当地最低活保障水平相联系,其根本原因即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财政的负担,明确政府与企业、个人的责任,将企业由社会养老保障的责任中淡出,温饱线以上的需要完全由其个人视实际可能通过其它养老保险方式予以解决。

    (2)个人养老保障,应当完全遵循效率优先的原则,由于老年生活保障涉及到社会的稳定问题,必须由国家立法,规定交纳年收人基数,由具有一定资质的基金管理公司来运营,强制实行,全体公民都必须参加。养老保障费用来源,不是由现在的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而是完全由个人承担,不必强令社会互济行为,也不必强令企业承担一定的责任。当然,政府可以鼓励雇主向雇员提供如企业年金或者非企业单位的补充养老保险等作为庙员福利的组成部分,但不应干预企业及其他单位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自主权,这完全服务于单位的发展战略和劳动力市场的竞争需要。这里,万万不可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将企业年金作为整个养老保险制度构建与发展的重点,否则,强令企业增加支出,增加企业负担,将减弱企业的竞争力,挫伤民间的积极性。

    按以上设想,笔者设计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可以由二部分组成:社会养老救助与个人养老保障,这可以避免诸多方案的缺陷。(1)由于社会养老救助,只需支付最低生活保障水的费用,可以避免政府财力的大量支出,不致产生严重的财政危机,可以把社会保障税的开征稍加滞后或者使该项税率尽可能的低,以减小对投资的负影响,促进经济发展。(2)在收益发放上,没有统一比率或收人关联之类的选择,可操作性强。(3)按照这一模式,可以普及至广大农村,从而解决目前社会养老保障覆盖面窄的缺陷,构成覆盖全社会的养老保障体制,现行的相对较高的城镇退休金支出改为最低生活保障线水平从而产生的节余可以用来启动全社会养老救助基金。(4)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由追求效率的基金管理公司竞争经营,而不是政府部门垄断经营,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也有利于解决基金积累制产生的巨额养老金的增殖保值难题。

上一篇:浅谈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