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师范院校心理学教材中的“个性”问题

2015-02-16 01:40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师范院校心理学教材中的“个性”问题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当今,个性问题已是现代哲学、经济学、社会学、

  

  当今,个性问题已是现代哲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中心课题。国内外的一些著名心理学家都对个性问题的研究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其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出于一定社会生产目的上的需要。个性问题究竟实质,就是如何看待人及其本质问题,对于心理学来说,就是要更加重视对心理的主体——人的研究,要以人的心理的整体观和人心理的社会本质为基本出发点来研究人的心理,既要研究人心理的个别过程和特征,也要研究个体心理的总体结构和面貌,揭示它的发展规律,阐明一定社会所期望的理想人才的良好个性是什么,指出社会应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怎样使用和控制它的生产者,应该按什么方向培养它的新一代的接班人,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以满足社会对一代新人的要求。因此,个性问题既是心理学当前面临的需要认真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心理学如何走出“象牙之塔”,进一步密切联系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重大方向问题。

但是,长期以来,国内一些心理学教材以研究人的个别心理现象为其主要任务,其知识体系仍停留在几十年前的知、情、意和个人心理特征的罗列上。根据他们的观点,人的个别心理现象的总和就是人心理的整体,因而,心理学没有专门从整体上把握人的精神面貌的必要,因此,这类教材不设置“个性”专题,不讨论个性的社会实质和主宰个体的心理成分、结构及其机制和作用。这种以专业研究人的个别心理现象为主的松散的知识体系,使心理学远远地脱离了人心理的本来面目和实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知道个别心理现象的规律而离开活生生的社会的人的心理面貌的研究,这不能不从全局上影响了心理学对人心理的科学的、全面的认识。另外,我国也有一些心理学教材在国外个性心理学研究的影响下,虽然也设置了“个性”专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个性的社会制约性,但他们对“个性”的理解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有的教材不是从“个性”的心理学本义上解释“个性”,而是从人们的生活概念或文学意义上把个性归结为人心理区别于他人的个别性或差别性,把个性特征之一的个别性当成了个性本身,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将个性研究引向歧路。也有的教材认为个性就是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这是企图用个性心理结构中某些心理成分的机械总和来解释个性,这种解释只能说明个性构成的某些成分,对阐明个性的本质意义并未增加什么新的东西。

在我国的某些心理学教材中,不讨论个性,不按个性的本来面目去考察个性的本质和表现,特别是由于偏重人心理的自然特征,忽视其社会特征而造成的心理学中关于人心理的社会化内容十分薄弱,笔者认为,这是心理学教材中最大的理论脱离实际之所在,是当前心理学教材改革中必须认真予以解决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关键字:
    上一篇:青少年主要心理问题及调治—青少年心理问题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