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人口问题研究 (1)(9)
2015-03-04 01:10
导读:5.西藏人口文化素质的变化。随着西藏 现代 教育 事业 发展 ,人口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但还存在着不少的 问题 。1982~1995年间的大学程度人口虽然已由
5.西藏人口文化素质的变化。随着西藏 现代 教育 事业 发展 ,人口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但还存在着不少的 问题 。1982~1995年间的大学程度人口虽然已由0.42%提高到0.78%,但与全国平均水平(2.03%)相比相差甚远;15岁及以上人口文盲比率降为61.50%,但与全国的16.48%相比,还高45个百分点;文化教育程度综合均值已提高到2.19,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6.30)的34.76。因此,西藏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及 科技 兴藏的任务还相当繁重。
四、21世纪的民族人口 研究 任务
经过本世纪近20年的研究,对 中国 各民族人口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包括民族人口学的基础研究和 应用 研究。因此,发现了各民族的人口特点、问题及其与民族因素间的联系和作用。
虽然有的民族人口再生产已进入现代型行列或者正在向此类型靠近,但有更多的民族人口问题还相当严重或十分严重: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和人口峰值还未显现;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还较低或者相当的低;人口构成大多数还停留在传统类型;贫困人口比例还相当高;人口与 社会 、 经济 、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不仅没有缓解的迹象,而且显现的和潜在的问题正在逐渐地深化和蔓延等。 为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21世纪民族人口研究的任务是十分繁重的:
1.稳定和完善民族人口政策的研究。这包括生育政策、医疗卫生政策、教育政策、扶贫到岗政策等的调查研究,为控制民族人口过快增长势头、提高民族人口素质及改善民族人口结构等提供多方位的服务。
2.坚持和完善民族人口统计工作。在坚持1990年人口普查分民族、分年龄、分性别的登记和汇总项目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经常性登记的分民族人口项目。 3.进一步重视培养和扩大民族人口科研队伍。本来就十分薄弱的民族人口科研力量,随着年龄老化,进入21世纪的断层问题和持续发展问题更加严峻和更加突出,抓紧培养民族人口科研人才问题时不可待。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4.进一步加强民族人口科研工作。当前已出现民族人口科研课题小、经费少的严重局面,如果有关部门不予以解决,不能不 影响 到民族人口调查和 分析 的深入与质量,特别是危机到民族人口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持续发展问题。
5.重视民族人口现代化和繁荣发展的跟踪研究。在进行跟踪研究的同时,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民族人口现代化和民族繁荣进程新信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6.重视和加强民族地区的人口与社会、经济的研究。组织相关学科的协同政策,进行规范化的调查研究,为民族地区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 科学 依据。
7.启动和加强民族地区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民族地区出现的人口与环境、资源问题已经十分严重,过去由于研究力量薄弱、科研经费不多、研究任务很重,很少对这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为了民族地区当前和长远利益以及可持续良性发展,必须及时启动和加强民族地区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参考 文献
常崇煌.1993.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报告集.中国人口出版社
陈旭光等.1990.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概况.云南人民出版社
次仁多吉.1996.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西藏分册).中国统计出版社
邓宏碧主编.1997.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政策研究. 重庆出版社
范国忠主编.1994.四川藏族人口.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计生委政法司.1992.中国少数民族计划生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1991.人口普查资料分析技术
黄荣清.1995.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分析与预测.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绩西发编著.1995.中国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概论.新疆人民出版社
李永胜主编.1997.西藏藏族人口.中国统计出版社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林盛中著.1993.鄂伦春民族人口新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林盛中编著.1989.中国鄂伦春人口.黑龙江人口出版社
刘瑞主编.1989.中国人口.西藏分册.中国财经出版社
中国统计年鉴(1997).中国统计出版社
马正亮.1988.甘肃少数民族人口,甘肃科学技术出版
共10页: 9
论文出处(作者):张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