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退耕还林后续政策的思考(1)

2015-04-09 01:06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退耕还林后续政策的思考(1)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 要 研究 退耕还林后续政策是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的关键。
摘 要 研究 退耕还林后续政策是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的关键。阐述了实施退耕还林取得的效益,探讨了退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 问题 ,提出了退耕还林后续政策建议,对于退耕还林工程“稳得住,不反弹”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后续政策
退耕还林工程是 目前 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启动的七大生态工程当中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一项生态工程。这项工程从1999年开始试点,2000年全面启动,范围涉及25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退耕还林工程取得巨大成就,促进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但随着退耕还林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如我国退耕还林规定补助期限,“国家每年根据退耕面积核定退耕还林还草所需要进行补助, 经济 林补助5年,生态林补助8年”,退耕还林补助期满后怎么办?钱粮补助一旦没有了,有些退耕还林的农户生计会受到 影响 ,退耕农户又会毁林开荒,退耕还林的成果就会毁誉一旦。认真研究退耕还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后续政策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通过对恩施州退耕还林工程的调查, 分析 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供决策部门 参考 。
1 实施退耕还林的效益分析
1.1 退耕还林生态效益明显
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就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几年的实施,在水土保持、防治风沙、抑制洪涝灾害方面取得明显的生态效益。广西、四川、恩施州等地调查发现,山绿了、水清了、风沙少了,生存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据恩施市林业局对蓄水量、水土保持两项效益测算,每年收益分别为3 192万元、210万元。
蓄水量的经济效益评估,恩施市年降雨量1 200~2 000mm,年平均降雨量为1 600mm,林地降水变化途径为18%~25%为林冠截流和蒸发;55%~70%变为地下水,再按60%变为地下径流的经验值 计算 ,退耕还林地成林后,预测年平均可蓄水为:多年平均降水量×林地增加径流比例×退耕还林面积=6 384万m3,则相当6 384万m3的地下水在一年内慢慢渗出,折算经济效益价值为3 192万元/年(按0.5元/t计算)。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价值评估:恩施市25度以上坡耕地水土流失平均侵蚀模数53.01t/hm2,有林地每年可以降低侵蚀模数为43.01t/hm2,6 870hm2退耕还林面积每年可减少土壤流失26.6万t。按每吨土壤中含氮1kg,磷0.7kg,钾2.4kg来计算,则保持水土肥力和经济价值核算为每年210万元。
1.2 退耕还林对经济和 社会 效益的影响
通过调查,单纯的退耕还林工程对社会效益的影响体现得不是很明显,但是从宏观层面上把退耕还林工程与 农村 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分析,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来源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即传统种植业收入、养殖业收入、外出打工收入、其他收入。实施退耕还林后,传统种植业收入有所下降,养殖业收入没有变化,而打工收入明显增加,由占总收入的比例37%提高到42%,同时国家补助的钱粮直接增加了部分农民的收入。农民从事多种经营、副业生产及外出务工人数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2)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投入产出率增加。退耕还林主要是把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投入产出率低的陡坡实施退耕,使农村有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平缓的耕地中,提高了耕作水平和复种指数,使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增加。
(3)促进农村产业和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以恩施市为例来看,第一产业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69亿元,到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3.33亿元,年平均增长速率为2.9%;第二产业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81亿元,到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2.30亿元,年平均增长速率为7.8%;第三产业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78亿元,到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5.05亿元,年平均增长速率为10.6%。二、三产业增长比较快,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 退耕还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收入问题
退耕还林到期后,钱粮补助一旦没有了,农民收入是否下降,这是退耕还林工程成败的关键。据调查,巴东县种植经济林和部分兼用林的农户收入有所增加,大部分农户收入将减少。据测算,补助到期后与目前相比,家庭收入增加的仅占18.6%,家庭收入变化不大的占35.7%,家庭收入减少的32户45.7%,无外出务工或外出务工收入低的农户,可能出现越来越穷的情况。
还林补助是否满足农民退耕需求也是一个探讨的问题。最简单的是种粮食与退耕补助费的比较,由于国家实行一系列的粮食直补,以及粮价、其他农副产品的市场价格上涨,而退耕还林补助标准不变,导致退耕还林比不上种植粮食,农户自发的自利行为会促使退耕农户选择种植粮食或其他农副产品。粮食价格从2003年开始上升,2004年大幅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 统计公报》,全国居民粮食消费价格指数(CPI)比2003年上涨26.4%。与此同时,国家却在此时改变了退耕还林补偿政策,实施现金补助代替原先的粮食补助,补偿标准不变,仍为每公斤粮食折合现金1.4元,实际上是退耕比不上种粮食。这是一种将市场粮价风险转移给退耕农户,降低农户退耕还林的积极性,使补偿政策的激励作用弱化。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