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20世纪30、40年代华北平原农村土地以外主要生产(3)

2015-05-22 01:09
导读:三、水井 解放前清苑农业除依赖天然降水外,人工灌溉主要利用地下水,因此水井也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设备之一。清苑的水井有砖井和土井两种。根据调

三、水井

 

    解放前清苑农业除依赖天然降水外,人工灌溉主要利用地下水,因此水井也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设备之一。清苑的水井有砖井和土井两种。根据调查资料,解放前3个调查年份4村各类人户拥有水井的情况如表18所示。水井总数中土井所占比例,因何桥村资料缺土井数据,故只能统计其他3村,如表19所示。

 

 

 

 

  从表 18看出,4村各阶层平均拥有水井的数量,各个年份均为地主、富农多于农民,且差距明显,而农民中又中农多于贫农,贫农多于雇农。以地主与富农比较,则各年均富农多于地主,但除1930年外,其他两个年份二者差距不大。从各年份的合计一栏看,水井总数是逐渐增加的,尤以1936年比1930年增加较多。

    从表19进一步看出:在水井总数不断增加的同时,土井数及其占水井总数的比例却呈下降趋势,反映出水井的质量逐渐提高(砖井增加)。水井数量增多及质量提高,表明灌溉条件得到改善。

    从以上两表还可看出,各年的水井数量均非整数,这是因为同大牲畜的拥有一样,同一眼水井为许多户共同拥有的情况非常普遍,尤以农民户为甚。自中农以下,2户、3户、4户以致更多户拥有一眼水井的很多;地主、富农户也有这种情况,但比较少。

    由于各村均只有部分人户拥有水井,对水井的拥有情况除做各阶层的汇总统计外,还应统计其中各有多少户没有水井及其占各阶层人户的比例。表20就是根据东顾庄和何桥村分户卡片做出的统计。从中看出:与各阶层 经济 地位相关,愈是贫穷的阶层,没有水井人户的比例愈大。从前后变化看,从1930年到1946年,无水井人户的总比例趋于减少;分阶层则地主富农无水井人户比例上升,中农和雇农减少,贫农变化不大。

 

 

 

四、生产用房

 

生产用房指用于生产目的之房屋、棚舍等建筑物。清苑农户的生产用房有堆房、牲口棚、猪圈、鸡舍、车棚及碾房、磨坊等种类。解放前 3个年份4村各类人户使用的生产用房的情况如表21所示。

 

 

 

  表中的砖房包括全砖房和砖表房两种。全砖房因造价较贵,在清苑的生产用房中所占比例很小,大概不超过总数的1%。据张培刚调查,一般只有堆房才有全部用砖建造的。其他所谓砖造的生产用房多为“砖表房”,即外面用砖,内里用土建造。较砖表房更次一等的是土坯房。土坯房造价低廉,占生产用房的多数。一般牲口棚、猪圈、鸡舍等大都是土坯的,车棚、碾房、磨坊等也有不少是土坯的。不过从表2l可以看出,就总体而言,地主、富农的砖房比例较大,中农和贫农的砖房比例都在按全体户数总平均的比例之下。

    按户均生产用房数量比较,也是地主、富农占有优势。地主的户均数在3个年份分别为6。5间、6.8间和4.2间,富农分别为4.4间、3.1间和2.1间。而农民各阶层的户均数量,除中农在1间上下外,贫农和雇农均连半间都不到。在不同年份间比较,总体上各类人户的户均数均呈下降趋势(1936年地主户平均拥有生产房间数比1930年略有增加),因此按全体人户平均的生产用房数量也是下降的:1930年为1.1间、1936年为0.9间、1946年为0.8间。

    上述生产用房数字均指被调查户使用的房屋,既有自家所有的,也包括租、典、借入的。这其中租、典、借入的究竟有多少?1958年的调查数据4个村中仅固上村资料有此项 内容 。根据固上村资料,1930年该村的全部347.5间生产房中,只有6间属租、典或借入的,占1.7%。其中,中农户有2间,占中农生产房总数98.5间的2%;其他人户4间,全部为租、典或借入的。1936年该村345间生产房中,仅4间属此种情况,且全部为其他人户的房屋。1946年该村有2间贫农的生产房是租、典或借入的,约占全村生产房总数295间的0.7%,占贫农生产房总数30间的6.7%。由固上村的数据判断,当时农户使用的生产房绝大多数都是自家所有的,租、典或借入的当属个别情况。

1930年调查设计了年内生产用房修理费和建筑费项目。根据该年4村数据过录卡片,有关情况如表22所示。

 

 

 

 

  以上就是清苑农产 历史 调查所反映的解放前 农村 社会 各阶层对土地以外主要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这些数据表明:亦如对土地的占有一样,不同农村社会阶层对土地以外主要生产资料的占有也是不平均的,地主和富农的优势地位明显。地、富对基本生产资源的垄断是他们维持其剥削地位的前提条件,而这也正是当时农村生产关系封建、半封建性质的根本特征。

 

共3页: 3

论文出处(作者):史志宏
上一篇:1952~1954年湖北省农村私人借贷的历史考察(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