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属性认定的艰难历程((2)
2015-07-15 01:31
导读: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思想在全党的确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拨乱反正、纠正“左”的错误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思想在全党的确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拨乱反正、纠正“左”的错误过程中,彻底纠正了在知识分子 问题 上的严重失误,恢复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 科学 论断,重新确立了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在知识分子问题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首先,重新确认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 社会 政治 地位。由于林彪、“四人帮”排斥、打击迫害知识分子,知识分子被污蔑为“臭老九”,成为被 教育 和改造的对象,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打倒“四人帮”后,邓小平复出工作后就推翻了“两个估计”,破除了压在知识分子身上的精神枷锁,恢复了知识分子的名誉。“‘两个估计’是不符合实际的。怎么能把几百万、上千万知识分子一棍子打死呢?我们现在的人才,大部分还不是十七年培养出来的?”(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7,88,89,87,88,88,89,41页。)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从事体力劳动的,从事脑力劳动的,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7,88,89,87,88,88,89,41页。)1979年明确指出:“我国广大的知识分子,包括从旧社会过来的老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正在努力自觉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1,275页。)并多次强调,知识分子作为掌握先进科学技术、文化知识较高地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应该和工人、农民一样成为党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 化强国的依靠力量。邓小平同志对知识分子的这种政治定位,是对知识分子命运的一次大解放,是史无前例的,从根本上纠正了过去对知识分子的偏见,解决了困扰 中国 共产党数十年来的 理论 是非问题,使知识分子的工人阶级属性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明确肯定,知识分子同工人、农民一样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没有文化和知识分子是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的。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其次,把知识分子与先进生产力结合起来,赋予知识分子的工人阶级属性新的内涵。“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 发展 要求自觉地 应用 自然 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7,88,89,87,88,88,89,41页。)邓小平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论述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劳动力的联系,“ 历史 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7,88,89,87,88,88,89,41页。)那么,“承认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就连带要答复一个问题;怎么看待科学 研究 这种脑力劳动?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那么,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是不是劳动者呢?”(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7,88,89,87,88,88,89,41页。)回答是肯定的,从生产力的发展角度来看,广大知识分子是从体力劳动者大军中分离出来的一支新的劳动大军。在农业社会 时代 ,体力劳动者占优势,到了 工业 社会时代,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平分秋色,随着知识 经济 时代的到来,脑力劳动者将成为主体力量。“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变革,都非常迅速。许多产品,往往不要几年的时间就有新一代的产品来代替。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7,88,89,87,88,88,89,41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四个现代化的进展,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将逐步被机器所代替,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体力劳动会不断减少,脑力劳动会不断增加,并且,越来越要求有更多的人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造就更宏大的科学技术队伍。”(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7,88,89,87,88,88,89,41页。)因此,“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要把‘文化大革命’时的‘老九’提到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1,275页。)因此,“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不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都是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是劳动者。将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更分不开”。(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7,88,89,87,88,88,89,41页。)在现实生活中,这一重大理论突破对于广大知识分子在政治取向上起了一个决定性的作用。从此,“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了我们党的基本国策,标志着我们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达到成熟。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更加重视知识分子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江泽民指出:“我们的知识分子队伍是一支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的队伍,是一支能够创造丰功伟业的队伍”。“我们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队伍中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今天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更是不可能的。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越加深刻地认识到,同历史上任何时期相比较,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自己的知识分子提出如此广泛、如此迫切的要求。我们相信,我国知识分子一定会遵循党的基本路线,努力 学习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努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任务贡献全部聪明才智,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注: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 文献 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5,35页。)。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讲话中又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大大增强了工人阶级的 科技 文化素质。知识分子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的作用,能不能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盛衰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注: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5,35页。)。这不仅明确了知识分子的工人阶级属性,而且展示了当今知识分子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作用。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建国53年来,党对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属性的认定虽然经历了曲折,但中国共产党终于把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与中国建设的实践相结合,成功地解决了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工人阶级与知识分子的关系问题。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知识分子,必将以全新的面貌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