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第一份工作所带给我的感悟
我本是学的是机电专业,可是我回家后没有找到合适关于机电方面的工作,阴错阳差于是我就进了关于纺织业的工作!不过有点可惜了,纺织业的基层是没有前途的,如果一旦干了很难有大的转变一直都是干那些没有什么技术的活,不管是谁在没有学问的都会!
在将近一年的虽然没有接触到机电方面但也让我了解了一些关于纺织业方面的知识,据统计,中国纺织品三大行业(纺织业、服装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产值占比约分别为61%、28%、11%。除化学纤维生产技术和服装骨干企业的缝纫设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以外,纺纱、织造、染整等传统工艺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就目前而言,由于我国纺织行业出口顺差大、平均利润率低(行业平均利润率3%左右),对人民币升值的承受能力十分有限,2005年下半年,人民币升值2%已对纺织业的当期效益产生了较大影响。2006年人民币继续升值,仍将对纺织行业的经济运行产生较大压力。因此,尽快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运用多种手段规避汇率风险对我国纺织行业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2005年,我国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额1597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棉纺织行业520亿元,占行业投资总额的1/3,增长55%;毛纺织、针织、服装、纺机等行业的投资热情依然不减,分别增长46%、42%、46%、54%。投资的高速增长一方面说明了市场需求旺盛,企业发展后劲较足;另一方面造成国内原料供求矛盾加剧,进口依存度增加,市场风险加大。如化纤行业近5年投资较为集中,特别是聚酯产能从2000年的490万吨增至2005年的1800万吨,增长了2.7倍,但其原料PTA的60%以上依赖进口。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2005年,我国化纤行业利润下滑20%,平均开工率仅为70%,投资基本停滞,同比仅增长2%。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纺织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关键之年。据预测,2006年国内外经济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国内外经济稳步增长将进一步推动对纺织品服装的需求,促进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同时,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协议的签署为企业出口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出口仍将继续增长;关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农村福利等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政策均有利于促进衣着消费增长;此外,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西部大开发等各项重大决策的启动势必带动这些地区纺织行业的发展。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完善纺织服务产业链,努力降低成本。首先,新一轮竞争的主要内容是国际市场的重新分割,竞争的产品层面上将由中低档纺织产品向中高档纺织产品转变,竞争的关键是价格高低。因此,中国纺织业要以信息化主导市场,坚持内外信息结合,分析并建立健全全球采购和供应信息系统,以寻求大规模的生产定制。其次,要想在国际化竞争中快速发展,必须采取强强联合的办法,以形成航母,使很多企业互相依托、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在生产中做到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产品快速转换,实现弹性专精生产模式。企业所参与的群体规模越强大,运行效率越高,运行成本就越低,企业的竞争力才会越强,实力才会越大,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及经营能力,全面提高纺织产业综合竞争力。第三,必须建立起先进、高效、稳定的行业信息网络,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纺织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现代流通体系犹如一座桥梁和纽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及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信息化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构建结构合理、内容完善、查询便捷的行业住处数据库和注重实效的信息服务体系以及人才的培训制度,开发纺织ERP软件、CIMS软件和多种专业化电子商务平台及交易规则。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形势,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技术,设计网页,构建网站,全面做好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依靠信息技术抢占国际市场。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