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毕业论文--齿轮链轮套件设计(一)(5)
2015-12-14 01:05
导读:构的设计 导向机构是保证动定模或上下模合模时,正确定位和导向的零件。导向机构主要起导向、定位以及承受一定侧压力的作用。导向机构主要有导柱导
构的设计
导向机构是保证动定模或上下模合模时,正确定位和导向的零件。导向机构主要起导向、定位以及承受一定侧压力的作用。导向机构主要有导柱导向和锥面定位两种形式。通常采用导柱导向定位。在此选用带头导柱和带头导套。如下图所示:
7.1 导柱的设计
该模具采用带头导柱,加油槽,如图7.1.导柱的长度必须比凸模端面高度高出6到8毫米;导柱的直径能顺利进入导向孔,导柱的直径应根据模具尺寸来确定;导柱与导套采用H7/f6的间隙配合,导套与模板孔采用H7/k6的过渡配合。导柱应具有坚硬而耐磨的表面,坚韧而不易折断的内芯.多采用低碳钢经渗碳淬火.处理或碳素工具钢T8A,T10A经淬火处理,硬度为50HRC以上或45钢经调质,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硬度为50HRC以上.该模具中采用T10A.
图7.1 带头导柱
7.2 导套的设计
导套与安装在另一半模上的导柱相配合,用以确定动、定模的相对位置,保证模具运动导向精度的圆套形零件.导套常用的结构形式有两种:直导套(GB/T4169.2-1984)、带头导套(GB/T4169.3-1984).
导套材料可用淬火钢或铜等耐磨材料制造,该模具采用T8A,带头导套如图7.2所示.
图7.2 带头导套
第8章 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推出机构可根据推出零件的类别,分为推杆推出、推管推出、推件板推出、凹模或成型杆(块)推出、多元综合推出等不同类型。
8.1 推出形式
推管推出
8.2 脱模力的计算
脱模力是指将塑件从型芯上脱出所需克服的阻力。塑件在模具中冷却定型后,由于收缩而将型芯包紧,在塑件脱模时必须克服这一包紧力。塑件开始脱模瞬间所要克服的阻力最大,即所需的脱模力最大。脱模力Q由两部分组成,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即
——塑件对型芯包紧的脱模阻力(N);
——使封闭壳体脱模需克服的真空吸力(N),=0.1 ,这里0.1的单位为MPa,为型芯的横截面积(mm2)。
因为塑件对芯杆和成型零件的包紧力不太大,真空吸力很小可以忽略,注射机开模力足够大,推管强度高,用推管推出可以满足要求。
第9章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是利用其动力来源分为手动、机动、液压和气动三大类。
在这里选择机动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中的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9.1斜导柱设计
9.1.1抽拔距s
侧向型芯或侧向型腔从成型位置到不防碍塑件脱模推出位置所移动的距离为抽拔距,用s表示。为了安全起见,抽拔距同学比塑件上的侧孔、侧凹深度或侧向凸台的高度大2到3毫米,但在特殊情况下,但侧型芯或侧行腔已从塑件中脱出,但防碍塑件脱模时,就不能简单使用这种 方法确定抽拔距。
抽拔距s。
式中R=32,r=15。解得s=32mm
9.1.2 斜导柱的倾角a
斜导柱轴向与开模方向的夹角为斜导柱的倾角a,由图可知:=32/sin22=85mm, =32/cos22=35mm
以上两式中,L为斜导柱的工作长度;s为抽拔距;H为与抽拔距对应的开模距。由经验取a为比较理想,取。
9.1.3斜导柱直径的确定
斜导柱直径主要受弯曲力的影响,根据图,斜导柱抽芯时所受的弯矩M为 试中,Lw为斜导柱的弯曲力臂。由材料
力学可知,弯曲应力为式中,W为抗弯曲截面系数;为斜导柱材料的许用弯曲应力。因为斜导柱截面多为圆形,而圆形截面的抗弯截面系数为:,所以斜导柱的直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