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北方保护地蔬菜几种常见害虫的综合防治
2016-03-25 01:08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探析北方保护地蔬菜几种常见害虫的综合防治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 针对北方保护地蔬菜栽培中几种常见害虫提出了相应的
摘要: 针对北方保护地蔬菜栽培中几种常见害虫提出了相应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科学的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的策略和措施,为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提供了相应的技术保障。
关键词: 北方保护地;蔬菜;害虫;防治
保护地栽培是蔬菜生产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利用棚室的防寒、保温、增温和遮光、防雨等功能,为蔬菜生长发育创造了适宜小气候环境条件,但同时也为害虫的孳生、繁衍与周年危害提供了便利的场所,使害虫的种类更加复杂、发育周期缩短、繁殖率变高、防治难度加大,使菜农的投入产出比降低,从而严重影响了菜农的经济收益。在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栽培实践,本着安全、高效、经济、简便的操作原则,就北方保护地蔬菜几种常见害虫的综合防治提出如下技术意见,以供菜农参考和选择。
1 温室白粉虱
1.1 农业防治 ①育苗要选择在从未受过白粉虱侵害的保护地内进行,定植前彻底清除杂草、残株,再用22%敌敌畏烟剂6 kg/hm2熏蒸灭虫,力争做到定植前保护地内无污染;②根据各时期卵、若虫、成虫在寄主植物叶片上的分布特征,适时整枝打杈,适当摘除植株的中下部枯叶、老叶,并带出室外集中焚毁,可有效降低单位面积的虫口种群数量;③根据白粉虱喜食黄瓜等叶背多毛的蔬菜,且厌食菠菜、芹菜等叶背光滑蔬菜的习性,安排间作混栽,以方便集中防治;④在保护地的出入口、通风口处设置22目白色防虫网,以控制虫源流动频率,可有效减少成虫迁入与迁出基数。
1.2 物理防治 利用其成虫的趋黄性,在保护地内距地面50~70 cm高处悬挂1条20 cm×5 cm黄色塑料黏虫胶条诱杀,每平方米设置1条。如没有黏虫胶,也可用10号机油掺少许黄油调匀代替,但每隔7~10 d需重涂1次。
中国大学排名
1.3 生物防治 保护地内成虫数量平均达0.5~1头/株时,可释放丽蚜小蜂3~5头/株,隔10 d放1次,共放3~4次;或释放中华草蛉,1头草蛉一生能捕食白粉虱幼虫170多头。注意采用生物防治技术时,禁止喷施化学农药。
1.4 化学防治 选晴天早晨日出前,进行喷雾闷棚或喷雾灭杀。①用10%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800倍液,喷雾后闷棚30 min,再揭开草苫透光排湿,5~7 d喷1次,连喷2~3次;②用20%万灵乳油1 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消抗液400倍液混合喷雾,可杀死卵、若虫、成虫等各虫态的粉虱,5~7 d喷1次,连喷2~3次。
2 美洲斑潜蝇
2.1 加强检疫 严禁从有虫区调运菜苗和商品菜,禁用其喜食
作物的叶片作有关货物的铺垫和填充物,以防侵染范围被人为地扩展蔓延。
2.2 农业防治 ①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把受危害作物的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②深翻地将蛹埋至土壤深处并用大水漫灌,造成田间积水或增加土壤湿度,以提高蛹死亡率;③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将其嗜食的瓜类、豆类蔬菜与厌食的苦瓜、茴香等进行间作或套种,并适当疏植以增强田间通透性;④设置防虫网,以阻隔成虫入室危害。
2.3 物理防治 在成虫始盛期至盛末期采用黏蝇纸诱杀成虫,每公顷设置225个诱杀点,每个点挂1张,每3~4 d或粘满虫后换1次。
2.4 生物防治 人工辅助释放潜蝇姬小蜂2~3头/m2。每头雌蜂一生可啃食约70头斑潜蝇幼虫,产卵200~300粒,所产卵寄生在斑潜蝇的卵里,短时间即可控制危害。
2.5 化学防治 以虫口密度5头/叶时为防治底限,本着早、准和连续用药的原则,选晴天早晨露水干后,最好在上午8∶00~11∶00,选用1.8%爱福丁乳油3 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800倍液,或40%绿菜宝乳油1 000倍液,或1.8%集琦虫螨克乳油2 500倍液,或20%康福多浓可溶剂4 000倍液,从上往下均匀喷雾在植株叶片的正、反面,以防成虫逃离,每5 d交替喷雾1次,连喷3~4次。另外还可利用成虫喜甜食的习性,在越冬蛹羽化为成虫的时期,用甜叶菊或胡萝卜煮液,再加入0.05%敌百虫做成毒液,每3~5 d喷雾1次,连喷5~6次,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