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赤霉素浸种对沙冬青种子萌发的影响(2)
2016-05-28 01:08
导读:2.3赤霉素浸种对沙冬青种子萌发中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过氧化物酶(POD)是一种以血红素为辅基的氧化酶,广泛而大量存在于高等植物中,是 植物保护 系统中的
2.3赤霉素浸种对沙冬青种子萌发中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过氧化物酶(POD)是一种以血红素为辅基的氧化酶,广泛而大量存在于高等植物中,是
植物保护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可清除在线粒体及胞浆中所产生H2O2,在植物的不同发育阶段都较丰富,且稳定性较好。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在植物细胞代谢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关系到植物的抗病性和抗逆性等,是衡量种子活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由图2可知,在沙冬青种子萌发的过程中,使用赤霉素浸泡过的种子萌发时其种子中的POD含量明显高于使用清水浸种的种子。尤其是在种子萌发到第4天的时候,赤霉素浸泡过的种子中的POD高出清水浸种的70.77μg/g鲜重·min。这表明赤霉素可以影响沙冬青萌发时相关酶活性,提高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减弱或消除生物体中的活性氧对细胞膜的损伤,增强种子呼吸作用,提高细胞代谢的还原能力。这与种子萌发在第4天达到最高峰相吻合,4d之后萌发势头开始减弱,POD值也随之下降。
2.4赤霉素浸种对沙冬青TTC还原力的影响
种子TTC值升高表明脱氢酶的活性提高,在酶的作用下,种子中大量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水解提供幼苗生长需要的物质和能源[4]。物质转化率越高对幼苗生长越有利,并可以提高成苗率和幼苗的抗逆性。TTC(脱氢酶)作为体现还原能力的指标,表征种子内部的反应和
化学变化。由图3可知,通过赤霉素处理过的沙冬青的TTC含量在种子萌发的同一个时期内要明显高于只使用清水浸种的种子,这说明使用赤霉素处理过后的种子内部反应更为剧烈,其物质和能源的转化率要高出对照种子,从而提高种子的成苗率和抗逆性。
2.5不同浓度赤霉素对沙冬青种子浸提液电导率的影响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由图4可以看出,随着浸种时间加长,浸出液的电导率在上升,说明由于种子内部的反应和外膜破裂,更多的可溶物质渗出,同时随着赤霉素的浓度的增加,种子的浸泡液的导电性明显降低,说明赤霉素对种膜有一定的修复作用。500mg/L处理的电导率最低,与之前200mg/L最具促进作用不矛盾,高浓度处理下对膜的保护和修复作用可能也正是对催芽产生轻微抑制的原因。
3结论与讨论
3.1赤霉素对沙冬青种子活力的影响
赤霉素浸种催芽能够提高种子活力,是通过两方面作用来实现的。一方面赤霉素能够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另一方面赤霉素处理种子可以调节种子体内激素平衡[4],植物激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许多过程,同样,种子休眠与否也常常决定于几种内源激素的相互作用。大量试验证明,在许多植物的休眠种子,随着休眠的解除,脱落酸(ABA)等抑制萌发物质含量水平下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