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2)
2016-06-22 01:03
导读:2.3组级植保专业户代治模式 主要由种田大户发展而成。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分散于每户的土地逐渐向种田大户转移,种田大户数
2.3组级植保专业户代治模式
主要由种田大户发展而成。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分散于每户的土地逐渐向种田大户转移,种田大户数量不断增加,面积不断扩大。他们自己购买弥雾机,在农业技术员指导下,对自己种植的田块按病虫情报的要求进行防治,其防治及时,药剂对路,防效保证。他们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基础上,利用剩余机力走村窜户为他人提供代防代治。这种形式也是由农户提供药剂,专业户按要求喷施农药,由农户付机手喷药的劳务费用。
3植保社会化服务成效
3.1提高防治效果
由于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开展防治,施药时间统一、配方统一、技术统一,并根据植保部门提供的病虫发生实况,对症下药,且使用机动喷雾器防治,雾化效果好,附着力强,不但显著提高了病虫防治效果,同时也避免了药害的发生[4,5]。
3.2降低农药成本
专业化防治组织可成批量从厂家或经销商处购买农药,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农药的价格,同时也保证了农药质量。统一配方也避免了农民乱用药、喷“保险药”而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
3.3省工省时,提高工效
在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广大农村,劳力不足是近年来的普遍现象。专业化防治组织在缓解喷药用工矛盾,及时控制病虫危害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从近年来防治实践看,每台机动喷雾器工效是普通手动喷雾器的10倍以上。
3.4提高农产品质量
专业化防治组织选用无公害生物农药或低毒低残留的
化学农药,使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污染问题从源头得到了控制,降低了农药残留量,提高了农产品质量。
3.5保护农民身体健康,减轻环境污染
专业化防治组织开展防治,既有效地防止了盲目用药、不当用药、使用假劣农药和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又防止了高毒高残留农药对农民身体的毒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减轻了农民用药后随地抛弃药瓶、药袋垃圾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6提高作物产量
由于专业化防治组织开展防治科学及时,杜绝了病虫的进一步扩散蔓延,克服了由于防治时间不统一导致交叉传播的现象,明显提高了作物产量。
3.7增加机手的经济收益
机手大多数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收入有限,成为代防代治或专业防治机手后,不仅掌握了病虫防治技术,而且每年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