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 综述了农田防护林所产生的环境效益,认为农田防护林对农业生态环境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在降低风速、调节气温和湿度、改良土壤、净化空气及水文等方面能产生良好的效益。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生态环境;环境效益
近年来,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已成为与人类生存质量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农田防护林是农田生态系统的屏障,对生态安全与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20个世纪30年代美国西部大平原防护林建设,50年代前苏联斯大林改造自然计划,以及70年代中国三北防护林建设,无不是为维护生态和粮食安全而采取的应变措施。综观农田防护林领域的研究史,前苏联、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8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学的不断发展,生态学原理更加深入地应用到农田防护林领域,形成了农田防护林生态学研究高潮[1]。防护林的生态效益通常包括生物效益、环境效益、旅游效益等。本文重点综述农田防护林的环境效益,包括风速、气温、湿度、降雨量等气象指标,涵养水源、改善水质等水文指标及改良作用、保护作用等土壤指标[2]。
1防风效应
防护林体系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主要是通过防风作用体现出来的。由于林带改变了气流结构,削弱了风的动能,从而使通过农田林网的风速降低。在林带背风面有效防护范围内,可使旷野风速降低30%左右[3]。如张掖市年均风速1991~1995年与1971~1975年相比降低了38%[4];三江平原垦区70年代比60年代年平均风速降低2.96%,80年代比60年代降低14.93%[5];“三北”防护林体系由于明显地改变了下垫面性质,因而产生了明显的防风效应,造林后风速平均降低20%左右[6];新疆和田绿洲内实现农田林网后,1981~1985年的平均风速较绿洲以外和田机场降低了1.15m/s,较1980年以前本地年平均风速降低了0.42m/s。绿洲内林网防护下的小麦田风速较绿洲以外的砾石戈壁降低了58.1%~71.0%[7];海涂农田防护林林网内的棉花生长环境多年实测与对照点相比平均降低风速38%[8]。据中国林科院、山西省林科院调查:晋中农田防护林带能降低风速30%~40%[9];淮北平原农田防护林网内风速比对照点低32.9%~47.7%[10],可见农田防护林的防风效益还是十分明显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