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性道德與當代中國婚姻之困擾(1)(2)

2016-08-28 01:02
导读:3、當代性道德把喪失性行爲能力的夫妻置於無路可走的境地,造成了心理和生理的巨大傷害。 生活中的有些夫妻,本來有著至深的感情,但卻因爲各種不

3、當代性道德把喪失性行爲能力的夫妻置於無路可走的境地,造成了心理和生理的巨大傷害。
生活中的有些夫妻,本來有著至深的感情,但卻因爲各種不可預測的原因,如妻子由於意外事故而高位截癱、丈夫因病患上器質性陽痿等,最終導致夫妻某一方的性行爲能力喪失,這也便宣告了他們不幸婚姻的開始。首先對這樁婚姻發難的就是性道德。根據它的要求,性行爲只能在夫妻之間發生,而且必須在夫妻之間發生,因爲性生活是性道德所認可的維持夫妻感情的基礎。這樣,喪失了性行爲能力的夫妻,只有離婚才算遵循了性道德。但我們的婚姻觀卻又會對之加以拒絕,它認爲夫妻之間貴在感情,而且患難之中才能見真情,所以,這樁婚姻只有維持才能體現愛情的崇高,才能體現人類理性力量的偉大。性道德與婚姻道德邏輯上的矛盾在夫妻生活中的現實存照,就是夫妻雙方在行爲上的無所適從。如果妻子高位截癱,做丈夫的就會被置於這種境地:或者當一個事實上的鰥夫,陪他的妻子過一輩子,這樣,他就成了封建禁欲主義的殉葬品;或者離開他的妻子去重新組建家庭,雖然他的男人價值得到了實現,但他妻子的價值卻被否定了,社會要給他加上背信棄義的惡名,他自己也不得不接受良心的責難。那麽,他可不可以維持既有的夫妻關係,到妻子以外尋求性滿足呢?不能,我們的性道德認爲這是對妻子的不忠。於是,這位可憐的男人沒有了選擇,他唯一能選擇的就是痛苦。而在他的妻子這裏,情況絕對不會更好些。放走了丈夫,等於放棄了生活,留下丈夫,就得同時留下罪感,她同樣沒有選擇。當代性道德給喪失性行爲能力的夫妻所造成的巨大傷害雖然是既有的,由於它只是以隱蔽的方式在當事人那裏悄然存在,故沒有引起社會的足夠重視,但它卻動搖著婚姻的根基。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4、當代性道德把夫妻之間性生活的不和諧擴大爲婚姻生活的不和諧,從而影響了婚姻的穩定。
一項對上海市區成年人性生活滿意程度的調查顯示,只有51.3%的女性對自己的性生活表示滿意。[2]這就是說,有48.7%的婦女對自己的性生活表示不滿意或不夠滿意。對於不滿意自己性生活的女性來說,性生活通常都帶有不自願的性質,往往只是丈夫單方面的強加。按照現行 法律 ,男女兩性的性行爲只有在雙方願意的情況下才可以發生,否則,不管基於什麽理由,只要一方違背另一方的意願,則可視之爲強姦。依此,我們可以推斷,在中國,許多夫妻的性生活只是丈夫在對其配偶實施姦淫,但我們的法律卻從來沒有爲受害的一方提供保護,因爲我們的性道德規定了配偶有爲對方提供性服務的義務,所以,儘管不願意,儘管性生活對她是一種痛苦,但出於義務心,妻子還得順從丈夫。而丈夫不僅不會受到法律的約束,甚至連道義的譴責也沒有,因爲他會認爲這是婚姻賦予自己的權利。雖然性道德也要求丈夫尊重妻子的意願,但在一個性冷淡的妻子那裏,如果妻子的意願被尊重,則丈夫的意願就必然被否定。丈夫若要成爲一個有良心的丈夫,他就得首先成爲一個無欲望的男人;他要肯定自己作爲男人的欲望,又得先否定自己,讓自己成爲一名“強姦犯”。如果他想兩全其美,就得在妻子以外去找情人,但我們的性道德絕不會饒了他,它會鼓勵他的妻子與他拼個你死我活。所以,思忖再三,大多數丈夫還是決定把自己關在家裏,潛意識裏的憤怒只有通過與妻子的無休止的爭吵來發泄,於是就有了不絕於耳的摔鍋砸碗的樂章,實則是一組婚姻的悲哀曲。
5、當代性道德否定了夫妻雙方多元化的性意向,造成人的性本能壓抑,進而惡化了夫妻關係。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基於對一夫一妻婚姻體系的維護,當代性道德徹底否認了夫妻雙方多元化的性意向。在生活中,大多數夫妻不願承認自己具有性的多元化傾向,因爲這種承認直接隱含了對配偶的不忠。但性學專家的 研究 則證明這是一種假相。法國著名性學家米歇爾-福柯認爲:“在古典文本中,婚姻關係與性關係的綜合主要是爲了生育。(至少對於男人來說,)性活動的本性和婚姻的本質都不隱含著只在婚姻中才有性快感的意義。”[3]性多元論者吉登斯更是認爲:“多樣性是後現代時期的性的唯一真理。”象許多性多元論者一樣,他把性欲的多元和性快樂的多元以及性實踐的無限可塑性作爲立論的基礎。[4]雖然我們不能簡單肯定吉登斯命題的合理性,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在許多成年人那裏,性的多元化傾向是一個客觀事實,只是由於人們自製力的不同,這種欲望的表現有著很大程度的差異。修養好的人會動用理性的力量來喚起對婚姻的責任心,並通過堅強的意志力把這種欲望壓制在潛意識裏,在心理和行爲上都表現出對配偶的絕對忠眨但這種人通常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多數的人則只是對這種欲望作適度的限制,並採用一種虛擬的活動形式來使這種內在的衝動得以緩釋。與配偶以外的異性交談、跳舞等是已經被社會所允許的緩釋方式,但它只是減輕卻沒有從根本上滿足人的多元化的性需求。於是,走向婚外性行爲就成了一些人的必然選擇。其中的原因弗洛依德作了最好的說明:“婚後美滿的性交只能維持幾年時間……隨著精神上的失望和肉體快感的減少(這是多數婚姻注定的下場),夫妻雙方才開始發現,他們竟然陷入了一種比婚前還慘的境地,因爲這時連婚前的那些美好的幻覺也沒有了”。[5]由於夫妻之間性享受越來越少,夫妻的性行爲也漸漸蛻變成一種公式化的義務行爲。這就從根本上遠離了性道德所規定的性與愛相統一的價值目標。按理,性道德應該否定這種性行爲,把他逐出於婚姻之外,但恰恰相反,我們的性道德卻愈來愈緊地把它固定在夫妻之間,這不僅導致了性道德的自我否定,而且直接造成了夫妻感情的惡化。夫妻由性的乏味開始走向對人的乏味,由人的乏味走向對婚姻的乏味,一步一步,最後走向了婚姻的危機。
上一篇:三峡移民的德行——美德与贫穷不会携手行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