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干旱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及灾后管理措施

2016-10-12 01:19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谈干旱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及灾后管理措施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要:本文分析了2006年重庆遭遇的特大干旱对某园林绿化工程的
摘要:本文分析了2006年重庆遭遇的特大干旱对某园林绿化工程的园林植物的影响,并总结了一些抗灾减灾以及灾后有效提高绿化存活率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干旱 园林植物 灾后管理
  
  2006年,重庆遭遇自189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特大干旱。时值灾害期间,我参与了一项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本文以该工程为例,初步分析了干旱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及灾后管理措施。
  该工程是第三届花卉博览会的配套项目,必须在9月20日前竣工。按照施工部署,我们原计划5-6月在重庆的梅雨季节进行大部分的乔木种植,然后在8月底9月初进行灌木和地被植物的种植。但第一批种植的乔木就遭遇到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受到了严重的损伤。
  
  1 园林苗木遭受特大旱灾时的主要受害情况
  
  重庆市这次特大旱灾从5月24日开始,9月5日下雨降温后为止,历时102天。对园林苗木的威胁主要集中在8月到9月初。据调查,全市绝大部分园林苗木——包括建成多年的成形园林植物和今年新建植物——均出现严重萎蔫情况,夏梢、秋梢基本停止生长,部分出现枝梢大量干枯死亡,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死树死苗情况。土壤瘠薄和耐旱性较差的苗木,旱灾损失相对更为严重。
  1.1 死亡植株受害表现
  我们5、6月份种植的乔木,种植时对所有植株进行了摘叶疏枝,到7月中旬大部分苗木开始抽发新梢,生长较为正常。但随后到来的连晴高温干旱,部分植株出现了死亡状况。苗木叶片首先出现卷曲,旱情继续加深,叶片开始萎蔫,尖逐步下垂,早晨多数叶片可以恢复正常,随当日温度的升高再次出现萎蔫状况。旱情进一步加深后,叶片全部垂直向下,失去光泽,老叶筒状卷曲,新梢叶片展开,转色失绿,淡黄绿色,呈现重度萎蔫,早晨不能恢复正常。旱情继续发展,部分叶片干枯死亡,老叶脱落,枝梢开始大量枯死后,直至树体死亡。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1.2 存活植株受害表现
  部分苗木在人工灌水等抗旱措施下存活下来,但也有较严重的受害表现。表现为枝叶大量枯死。枝梢枯死超过1/2以上的苗木,导致部分须根死亡;未及时处理的枯死枝梢,9月下旬开始出现真菌病菌滋生,进一步导致树干染病,危害主枝主干,严重影响树势恢复。新梢抽发受到严重影响。绝大多数植株夏梢、秋梢停止抽发,晚秋梢抽发也很缓慢。
 2 园林植物主要抗旱技术措施
  
  2.1防旱保墒技术
  进行土壤改良及合理耕作,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吸水力和保水力;及时松土和覆盖,减少地面蒸发。
  2.1.1深翻扩穴。结合土壤管理,深翻扩穴增加土壤的空隙和破坏土壤的毛细管,不仅增加了土壤的蓄水量,而且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深翻结合压埋绿肥,以增加土壤肥力,增进土壤团粒结构,提高抗旱能力。
  2.1.2中耕。主要作用是破坏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同时也可清除杂草,以免与苗木争夺水分。中耕深度≤10cm。
  2.1.3地面覆盖。覆盖是新建园林苗木防旱的重要措施。苗木种植后,用杂草、秸秆等植物材料覆盖树盘;覆盖物应与根颈部保持10cm以上的距离。
  2.1.4树干刷白。对新种植苗木,在高温干旱来临前,用10%的石灰水涂白树干,对减少树体水分蒸发和防止日灼有一定效果,也可防止树干树皮被日灼伤害继发流胶病或裙腐病。
  2.1.5遮阳覆盖。在高温干旱季节,用遮阳网覆盖树冠,减少烈日辐射,降低叶面温度,从而减少植株水分蒸发;同时还可以防止强光辐射对叶片和果实的灼伤。
  2.1.6施用保水剂。旱季前,在土壤中施用固水型保水剂,也可对树冠喷布适当浓度的高脂膜类溶液,以减少土壤和叶片水分的散失。
  2.2灌溉技术
  2.2.1浇灌。将灌溉水直接浇入每株树树盘土壤。可用皮管直接供水、人工挑水等方式进行灌溉。每次浇灌前、后应耙松树盘土壤。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2.2.2盘灌。沿树冠滴水线外缘以土作埂围成圆盘,灌溉时使水流入圆盘内。灌溉前疏松盘内土壤,使水容易渗透;灌溉后耙松表土,或用杂草覆盖,以减少水分蒸发。
上一篇:探讨鲜切花的保鲜技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