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动态绩效管理
2016-11-14 01:19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论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动态绩效管理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要:我国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开发观念及管理方法诸方
摘要:我国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开发观念及管理方法诸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对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动态绩效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动态绩效
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根据最新的一次全国民营企业普查资料,民营企业内部普遍实行家族制管理,已婚企业主的配偶50.5%在本企业做管理工作,9.8%负责购销,已成年子女20.3%在本企业做管理工作,13.8%负责购销。家族企业“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公司治理结构在一段时间内显得简单,但也埋下了隐患。在企业做大后,原先靠亲情维系起来的不明晰的产权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引发内部争权夺利,不少家
族企业内部人才缺乏却又不愿意管理权旁落,因此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9年。许多暴露出的问题表明,中国的
民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成长挑战和观念升级。
一、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民营企业由于收入低、人才成长环境欠佳,加之家族式的管理对人才晋升等要求的局限,引进并留住人才有一定的难度,使得人才匮乏成为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民营企业人才匮乏的症结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得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设置不到位
大多数民营企业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其职能大都由总经理
办公室兼任。虽然有很多企业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将原来的“人事部”改为“人力资源部”,管理模式还停留在传统人事管理水平上,如发发工资、管管档案等。机构设置不到位,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与现代人力资源正规化、专业化管理极不协调。
(二)人才引进机制不合理
大部分民营企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劳动力资源数量多,但是素质却不高,没有真正达到企业发展所必须的要求;民营企业招一般员工时存在着只讲求忠诚而非表现的现象,只要你在企业中对老板忠诚,对企业忠诚,你就得到任用,至于你有没有才,工作能力怎么样,则是次要问题;在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狭隘的人才观,认为人才就是指技术人才,他们将企业经营中的诸多问题归根于缺乏技术人才,使民营企业形成一种对技术人才的依赖性。
(三)用人机制不科学
民营
企业管理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紧密结合,决策权高度集中在企业主手中,老板在企业中享有最大的权威;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只是劳动力的雇佣关系,很多民营企业家认为只要有高薪,市场上多的是优秀人才,而没有从思想意识上真正重视过人才和他们的人格尊严;家族成员在企业中居要位,企业发展的历史习惯使他们在用人机方面表现为对外人不放心、“任人唯亲”、“任人唯近”、过分集权、论资排辈等,致使员工凝聚力下降,人力资源流动现象普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都面临着国际国内竞争的日益加剧,劳动力成本逐步提升的局面,日渐降低的企业利润不可能再支撑原先粗放式的经营管理。绩效管理是提高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我国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注重动态绩效管理。
二、动态绩效评价的概念
绩效,反映的是人们从事某一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或成果。企业绩效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经营活动的“多维产出”,不仅表现在有形的物质形态产出,而且表现为无形的精神形态产出。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动态绩效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企业员工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三、企业动态绩效评价的内涵
绩效评价,我国民营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员工全面发展为核心,采用科学的考评方法,对员工的行为、工作态度、工作业绩以及综合素质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分析和评定,并通过有效的反馈系统确保及时反馈,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