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近代华北农村人口消长及其流动——兼论黄宗智(2)

2016-12-11 01:00
导读:咸丰元年爆发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清代全国人口由升而降的转折点。这一时期,全国人口最为稠密的江南地区成为太平军和清军及外国侵略军长期厮杀


  咸丰元年爆发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清代全国人口由升而降的转折点。这一时期,全国人口最为稠密的江南地区成为太平军和清军及外国侵略军长期厮杀的主要战场,战后,江南地区人口锐减。以苏、浙、皖三省而论,江苏战后“一望平芜,荆榛塞路,有数里无居民者,有二三十里无居民者”(注:李鸿章:《李文忠公奏稿》卷3。)。浙江“人民死于兵燹,死于饥饿,死于疾疫,盖几靡有孑遗”(注:左宗棠:《书牍·家书》卷上。)。安徽“人民死伤无数”(注:民国《安徽通志稿·民政考·户口》。)。据清官方统计,三省在此期间净减人口5400多万(注:有关太平天国起义前后江南地区的人口变动,可参见何炳棣《1368-1953中国人口研究》下卷,第10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王业健《太平天国对于苏南人口的影响》,载《中国论丛》( 英文 版)19卷;行龙《论太平天国革命前后江南地区人口变动及其影响》,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2期。)。而在华北地区,虽然也有捻军起义、太平军北伐等战事,但除直隶而外,河南、山东、山西三省人口仍在继续增长,而直隶人口数字锐减实为统计缺失(注:据清官方统计,直隶人口1851年为23455000人,1858年减至974000人。按1858年数字仅为承德一府人口数字。)。到光绪三年(1877年),华北四省人口总数增长到1亿,按清朝户部清册,是年山东人口35657000人,河南23944000人,山西16443000人,直隶若以1857年数字23032000人计之,则四省人口总数为99066000人,比咸丰元年净增约270万人(注:1858年至1898年直隶人口仅承德一府造报。),这一数字达到清代华北人口增长的最高峰。

  “正因为制度上的不合理和天灾人祸同是对人口增长不利的,所以研究中国人口史的先决条件是能正确的分期。”(注:何炳棣:《1368-1953中国人口研究》,254页。)何炳棣先生这一论断,对于研究近代华北人口变化是极富意义的。全国人口由升而降的转折点是咸丰初年的太平天国战争,而华北人口的转折点则是光绪初年的“丁戊奇荒”。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光绪元年(1875年),华北各省出现旱象,至1877-1878年(阴历干支丁丑、戊寅年)达到巅峰期,并波及陕西、陇东、川北及苏、皖北部,史称“丁戊奇荒”。整个华北呈现出残破不堪的局面:

  山西“平、蒲、解、绛、霍、隰赤地千里,太、汾、泽、潞、沁、辽次之,盂、寿以雹,省北以霜,其薄有收者大同、宁武、平定、忻、代、保德数处而已。”(注:王锡纶:《怡青堂文集》卷6。) 河南全省有87个州县报灾,饥民五六百万,“被灾之广,受灾之重,为二百数十年来所未有”。

  山东青州饥民“不得不以五谷各糠并草种以及树叶树皮磨面充饥,其中老弱不堪行动,不能自如,只得坐以待毙……自缢、投井、投河、服毒者,种种情形,笔难尽述”。

  直隶灾情极广,仅河间一府就有灾民200余万,灾情之重为“数十年所未有”。为死里求生,武强、霸州、通州等地灾民纷纷组织武装,进行抗粮斗争(注:参见李文海等著《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86-97页。)。

  “丁戊奇荒”致使华北地区人口大量耗减,晋豫两省尤甚。据清户部清册,1877年山西人口16433000人,至1883年仅存10744000人,净减1/3以上。河南省1877年人口23944000,次年急剧下降到22144000人,共亡失人口180万(注:梁方仲:《统计》甲表86。)。在某些重灾州县,“有全家俱毙者,有阖村同尽者”。“人十毙六七”、户口减2/3的类似记载,可谓俯拾皆是。大体而言,经“丁戊奇荒”,华北四省人口减少约700万,是为灾前山西全省人口的1/2。

  光绪初年的特大灾害后至1949年前,整个华北地区的人口又处在缓慢增长的过程中。清末户口统计时,直隶全省人口为26721358人,山东为29556688人,山西为10099135人,河南为26109931人(注:梁方仲:《统计》甲表86。),四省合计92487112人,仍未超出光绪元年的人口数字。民国以后,无论是清末警察系统的人口登记,还是30年代保甲机构的人口统计,都存在着严重不实的现象,何炳棣认为,这是中国人口统计史上的“真空时期”。珀金斯明确指出,“凡是考察过1851年和1953年的人口调查的人,不会不注意到这两套各自为政独立完成的资料之间有广泛的一致性。这种看法不仅适用于人口总数,而且也同样适用于各省的数字。”(注:〔美〕德·希·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277页。)根据1953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河北人口总数为35984644人,山东48876548人,河南44214594人,山西14314485人,四省合计为143390271人。若与咸丰元年或“丁戊奇荒”前比较,除山西一省外,其余三省人口均有一定幅度增长。反观咸丰以后江南各省区的人口发展,江苏、浙江、安徽以及江西、湖北、福建均未超出咸丰初年的水平。由此可以断言,咸丰朝以后,直至1949年前后的一个世纪中,江南地区人口在下降,而华北平原人口则在迅速地增加。
上一篇:论新型畜牧业的转型发展之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