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麦纹枯病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2)
2017-01-01 01:01
导读:4影响因素 4.1菌源量 小麦纹枯病病菌是土传真菌,近年来小麦纹枯病连年重发生,土壤中菌量连年积累,菌源量大。 4.2品种抗性 通过多年调查,目前周口市主栽
4影响因素
4.1菌源量
小麦纹枯病病菌是土传真菌,近年来小麦纹枯病连年重发生,土壤中菌量连年积累,菌源量大。
4.2品种抗性
通过多年调查,目前周口市主栽品种对小麦纹枯病的抗性较差,利于小麦纹枯病发生危害。
4.3气候条件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气候变暖,降雨量增大,气候条件有利于小麦纹枯病的发生。
4.4施肥技术
种植小麦时,仍有相当部分的农民只重视施用氮磷肥,不施钾肥或施用钾肥不足,以致使小麦的抗病性降低。
4.5播期播量
一般年份,10月5—15日周口市的小麦播种60%~70%,播量187.5~262.5kg/hm2,播期偏早,播量偏大,致使小麦冬前旺长,群体大,个体弱,小麦抗性降低,田间通风透光性差,利于病害发生危害。
4.6拌种与管理技术
播种时药剂拌种面积小,常年药剂拌种1.67万~2.33万hm2,仅占种植面积的36%~50%;2月中旬至3月上旬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关键时期,仅40%~50%的田块早春喷雾防治1遍,喷液量少,防效差。
5综合防治措施
在小麦纹枯病的防治上,应加大宣传力度,坚持农业防治与
化学防治相结合。
5.1选种高产抗病品种
据多年调查,周麦18、新麦18、郑麦9023、偃展4110等品种抗病性强,且高产,应大面积推广种植[3]。
5.2测土配方施肥
据报道,田间合理施用氮肥,控制偏施氮肥能起到减少病害发生、增产和增收的作用;在控病方面,田间施氮量与病害之间呈正相关。在土壤缺钾地区增施钾肥,还有提高氮肥利用率的作用,能明显促进生长和增产。但应该注意钾肥不能过量施用,否则会抑制氮肥的吸收,影响产量。
5.3适期播种,精量播种
据多年调查观测,半冬性和冬性小麦在周口市的适播期为10月20日前后,播量150 kg/hm2。要适期精量播种,培育壮苗,提高抗病性,避免早播、播量大造成小麦冬前旺长,群体大,个体弱,抗性差,田间通风透光差,造成病害发生[4]。
5.4抓好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有2个关键时期,一是小麦播种时进行药剂拌种或包衣,建议应用2%戊唑醇干拌种剂或湿拌种剂100 g拌种100~150 kg小麦,或2%适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