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祁门县发展茶叶机械化生产对策的思考(2)
2017-08-05 01:14
导读:从现代经济发展看,从手工劳动向机械化生产发展,从作坊式加工向工厂化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实现茶叶的机械化生产既是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更是
从现代经济发展看,从手工劳动向机械化生产发展,从作坊式加工向工厂化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实现茶叶的机械化生产既是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更是提升茶叶品质、增加茶叶生产效益、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是祁门县茶叶实现现代化生产的必由之路。
目前,祁门县茶叶生产还处于粗放性经营阶段。近两年来随着祁门红茶的强劲复苏、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和农机新技术推广力度的加大,茶叶的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情况才有所起色,农民茶叶收入得到较快增长。
2006年11月19日组织人员在箬坑乡双马行政村进行茶叶机械化加工情况调研,该行政村以农户各自加工销售为主要发展现状。2005年底通过4万元项目资金和购机补贴政策扶持创办2家名优茶规模化加工企业,取得很好的效益。这次抽样调查18户茶农,共有茶园面积6.33 hm2,2006年茶叶产值94 500元,比2005年的85 100元净增9 400元,增幅11%,户均增收522元,产值14 925元/hm2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可见茶叶的规模化加工带动农民增收的效果十分显著。而且这个行政村的茶叶规模化加工正处于起步阶段,今后的发展潜力还很大。另外,2009年在箬坑乡的低岭自然村进行调研,低岭村有80余农户,但是现有小规模茶叶加工户4家。抽样调查的5户,2009年茶叶收入共计65 000元,比2008年的50 000元增收达30%。因此,发展茶叶的机械化加工、规模化生产是加快茶叶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
3发展对策
(1)以工业化理念发展茶业经济。茶业经济是包括茶树种植、茶园管理、茶叶采摘、加工、茶叶流通、品牌经营、茶文化传播在内的系统经济。需要制订一个中长期发展计划,强力组织实施,确保各环节快速均衡发展。要以工业化理念精心抓好每一个环节,特别需要注重茶叶的机械化加工环节,发展茶叶的规模化生产。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2)重点发展名优绿茶规模化加工业。祁门县有一流的茶叶原料,面对的是三流的加工工艺。现行筛网加工不仅工艺落后,茶叶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在劳动力、燃料上投入成本过大,既造成资源浪费,也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目前,茶叶已列入食品安全监控体系,急需出台扶持政策和实行茶叶机械购置补贴,以鼓励购买名优绿茶加工机械,加快推动名优绿茶加工业的发展,提升名优绿茶加工技术,提高茶叶质量。同时,规模化加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力投入。现在祁门县茶农58 328户,按每户每天节约半个劳动日计算,相当于新增劳动力29 164个,将有效缓解采茶工不足的矛盾。由于茶叶采摘劳力的增加,茶叶得到及时采摘,名优茶产量将大幅提高,仅此一项可新增产值500万元以上。规模化加工技术还可以根据茶叶原料情况及市场需求加工不同类别的茶叶,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实现效益最大化。
(3)要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祁县已经制订“黄山翠兰”、“红香螺”等多项生产加工工艺标准,但实施效果不佳,实施标准化是为了保证质量,是茶叶品牌建设的重要一环要在发展规模化加工的基础上,通过自动化、清洁化生产,建立起茶叶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