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总结了香格里拉县沿江河谷地区红提葡萄产业发展的现状及优势,分析了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红提葡萄生产发展的对策,以期为香格里拉县红提葡萄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提葡萄;现状;优势;发展对策;云南香格里拉;沿江河谷区
红提葡萄属美国红地球种群系列,落叶藤本植物,叶子掌状分裂 ,圆锥花絮,开黄绿色小花,果实圆形或椭圆形,长势好[1]。红提果穗特大,松散,长圆锥形,平均穗重800 g,最大可达2.5 kg,生长势中等,极丰产,结果率在70%以上,一般种后第2年结果,品质优,食味佳。该品种果粒圆至近圆锥形,平均单粒重11~13 g,最大可达22 g,果皮粉红色或粉紫色,果肉硬脆,用刀切片不淌汁,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17%~20%,具有独特的清香味,且不裂果,耐贮运性好[2-3]。果柄较长,果粒着生牢固,耐拉力强,捏住1粒果粒可以将整穗葡萄吊起,果实成熟后留树可保存1~2个月,低温条件加保鲜剂可贮藏至翌年5月且风味不减[4]。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
1香格里拉县沿江河谷区红提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
1.1生产现状
2007年金江镇从大理州宾川县引进红提葡萄,主要种植在金江镇的仕达村和新建村,海拔1 850~1 950 m,种植面积10.03 hm2,2008年成功收获2 hm2,平均挂果率25%,最高产值9.45万元/hm2。2009年金江镇仕达村的2.13 hm2葡萄全部由外商销往缅甸和越南,平均收入22.5万元/hm2,最高产值39万元/hm2。
1.2 发展优势
(1)自然环境条件适宜。香格里拉县沿江河谷区金江镇、上江乡海拔1 850~1 950 m,冬春干旱,无霜期240 d,年均温14.8~16.5 ℃,最热月均温≥24.0 ℃,最高气温30~36 ℃,≥10 ℃积温4 658~5 313 ℃,持续时间280 d,年雨量300~500 mm,日照时数1 768.2 h,日照百分率40%,年太阳辐射总量≥497 kJ/cm2。具有高温少雨、蒸发量大、雨热同季、光照条件好的气候。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2)水土条件良好。沿江河谷区以冲积土为主,土质疏松,为耕性良好的白眼沙土、河沙土、黑油沙土、灰沙土和沙泥土,山间流水丰富,能灌能排,有利于葡萄生长。
(3)农家肥的大量使用及劳动力资源丰富。沿江河谷区农村具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坚持走生态农业、无公害生产的路子,在葡萄生产中大量施用农家肥,有利于保持葡萄的品质,生产的葡萄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前景看好。目前,沿江河谷区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4)种源丰富。大理州宾川县是我国葡萄之乡,种源丰富,有极早熟(5月成熟)、早熟(6月成熟)、中熟(7月成熟)品种,此期宾川坝区葡萄基本销售结束,山区葡萄刚进入销售旺季,8月上中旬成熟上市,至8月中下旬采收结束。而香格里拉县沿江河谷区金江镇的葡萄在9月上中旬成熟上市,正好补充了宾川葡萄之乡的不足,并且香格里拉县金江镇生产的红提葡萄果粉多,果穗较紧密,商品性好。
2香格里拉县沿江河谷区红提葡萄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红提葡萄种植面积小,未形成规模。一方面种植红提葡萄一次性投入高,一般需一次性投入6.75万~9.00万元/hm2,农民一时难以支付高额的投入;另一方面缺乏中介组织,销售网络不健全,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低。同时,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使葡萄栽培技术、采收及采后处理标准不规范。二是果品质量差。主要表现为果穗形状差异大,着粒密度不均匀,果实大小不一,着色不均匀。三是品种单一,无就近贮存条件。
3香格里拉县沿江河谷区红提葡萄产业发展对策
沿江河谷区红提葡萄的种植成功是继蚕桑产业之后,又一成功调整产业结构的路子,是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好项目,只有加强引导,政府立项支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加强技术培训,才能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及果品产量和质量,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经济收入,为“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做出应有的贡献。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1提高认识,加强引导
沿江一线种植的红提葡萄是从中国葡萄之乡宾川县引进的,具有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要从统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规划葡萄产业发展,变气候和区位优势为经济优势。坚持以政府推动为主导,以农民和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化经营为手段,建立葡萄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把葡萄产业列入特色产业或重点优势经济林果品产业发展规划,在开发项目上给予倾斜和扶持,支持和引导葡萄产业的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