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德庆县柑桔种植的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2)
2017-08-05 05:33
导读:2 气象灾害对柑桔生产的影响 2.1冻害 柑桔忌霜冻,冬春的极端低温往往成为该地区柑桔栽培的限制因子。因此,易受冻害威胁的地区,极端最低温度也是重要
2 气象灾害对柑桔生产的影响
2.1冻害
柑桔忌霜冻,冬春的极端低温往往成为该地区柑桔栽培的限制因子。因此,易受冻害威胁的地区,极端最低温度也是重要的气温指标。一般认为柑桔能耐-5 ℃低温。由于冻害轻重程度与果园的小气候、气象、自然地理条件、立地条件以及不同柑桔品种、砧木、树势、挂果量、管理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故有冻害程度不一的情况。受冻柑桔叶子发黄、树枝干枯,甚至有的柑桔树根腐烂。德庆县从11月至翌年3月都可能出现霜,其中以1月出现的机会最多,平均每年有6.8 d霜日,1月平均就占了3.6 d。初霜的平均日期为12月26日,最早霜日出现在11月16日;终霜的平均日期为1月29日,最晚的结束期为3月3日;平均初终霜间隔日数35.7 d,平均无霜期328 d。德庆县1999 年12月、2008年1—2月出现的持续低温霜冻天气使全县柑桔大面积受冻,造成严重减产。
2.2低温阴雨
春季持续低温阴雨天气为柑桔病虫害的繁殖、入侵和传播提供了条件,适宜病菌生长繁殖的温度为21~ 28 ℃。如2007年2月下半月开始至3月一直维持多雨寡照天气,3月降水量90.3 mm,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偏多1成;日照时数只有历年同期平均值的5成,德庆贡柑在官圩镇和马圩镇主产区,大面积暴发炭疽病,园内嫩叶、枝梢、花穗病发生严重,落叶、落花、烂果遍地。据不完全统计,发病面积近500 hm2,其中中等病区200 hm2之多,重病区约150 hm2,损失严重,个别果园失收甚至绝收,果园损失2 000多万元[4]。春季持续低温阴雨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炭疽病等病菌的大量繁殖、入侵和传播,进入夏季的高温多雨季节,病菌反复侵染和传播,加速病害流行发展。
2.3强对流天气
强对流天气是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在汛期(4—9月)表现最活跃,它发生在对流云系或单体对流云块中,在气象上属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强对流天气因其持续时间短、作用面积小、强度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并可能伴随暴雨、热带气旋等灾害出现,常导致出现灾情和损失[5]。强对流天气是阵发性的,且风力大,所以破坏性很强,往往对柑桔造成严重的危害。轻则折断枝条,吹折幼龄或初生树,刮落果实;重者折裂主枝、主干,甚至连根拔起。同时,常伴随着暴雨,使桔园遭受水害,引起涝害,导致柑桔植株出现黄叶、卷叶、焦叶甚至全树死亡,有的枝叶断裂撕破,易诱发溃疡病、树脂病、炭疽病等;还会造成桔园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