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后中国农产品市场会失控吗?(2)
2017-08-09 02:40
导读:怎么在谈判中把握好一个度?程国强认为,首先要纠正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就是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农业带来的不是简单的市场开放问题,它蕴涵着更深层
怎么在谈判中把握好一个度?程国强认为,首先要纠正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就是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农业带来的不是简单的市场开放问题,它蕴涵着更深层次的改革的压力和挑战。确实,我们在谈判中承诺开放市场,但决不仅仅是开放市场,还涉及在国内的农业政策上、农产品的出口竞争上、出口补贴上、有关企业的进出口经营权上、深层次的管理上等很多方面。如果只是简单的开放市场,闸门我可以随时拉上,一个产品进入过多,我不相信一个政府就没办法把它限制住,对我市场有影响,为什么不能限制?有什么好怕的。关键是它不仅是这样,它对你国内的支持、农业政策等都有要求。尤其是我们的企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没有太多的考虑竞争问题,都是政府在考虑,包括质量标准体系、提高品质都是政府来想办法。实际上这不是政府的事情,应该是企业的事情,而过去我们没有这样一个竞争环境企业基本没考虑在国际竞争面前提高竞争力,出了条条框框的市场开放,国内整个市场竞争将面临着组织化程度非常高、竞争能力非常强的跨国公司,我们不怕产品来,我们是怕公司来,谁能应对它?一定要全面考虑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中国农业带来的全面挑战。程国强介绍说,谈判当中我们的承诺从5个层次展开,即农产品市场对外开放;遵守WTO农业协定对国内支持的规定;中国承诺不在对出口补贴及对动植物卫生措施和国民待遇的承诺。
◆市场开放不对等,新措施操作没经验,市场存在失控危机
程国强说,农产品市场要对外开放,实质就是改变我们过去带有计划经济思路的农产品进口管理措施,逐步调整、改革为世贸组织农业协定所允许的进口管理措施。我们担忧的是这种新的政策措施没有用过,操作起来没有经验,可能会导致市场失控。管理不好也可能会回到过去的老路,从而引起贸易上的争端。现在的外贸体制、进口政策如果不做出相适应的调整,就会影响到今后对市场的开放的有效调控。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他说,在加入WTO开放农产品市场承诺条件谈判时,对肉类、蔬菜水果、加工食品按要求降低关税。在此过程中,大豆、大麦最引人关注,大豆1996年就开放了,开放市场的负面影响最近几年开始显现,如果评估关税下降对农产品的影响,可以参考现在这两种农产品所出现的问题,而我们对此也没有足够的方式来抵消这种负面影响。WTO的农业承诺在1995年以来出现很多问题,从关税的角度来看,发达国家在关税化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关税高峰,这些国家在将非关税转化为关税时,他们认为敏感的产品提高关税,导致出现一定比例的高关税产品,对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出口产生了负面影响。二是关税升级即产品加工程度不断提高,关税随之增高。如果是原料,关税就比较低,如果以这个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品关税会随之增高,这对发展中国家产生非常不利的局面,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加工能力、工业基础普遍落后于发达国家,如果发达国家存在关税升级的问题,会打击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限制工业化推进。而中国正是在这种贸易自由化的条件下谈判,要取得贸易公平化的环境,作为被动一方是不容易的,要求加入没有办法提出条件,加入WTO我们被要求开放市场,但开放并不对等,或多或少的我们会在谈判桌承诺一些对我们不利的条件,引起国内的忧虑是很正常的。
而粮、棉、油、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