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TAM 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感知的可(3)
2013-05-20 01:19
导读:然后用SPSS 对所有指标进行主成分抽取和最大方差旋转,得到的各个变量的因子负荷值如表2 所示。 在分析结果矩阵中,TSP1 和对服务商的信任其他三个测
然后用SPSS 对所有指标进行主成分抽取和最大方差旋转,得到的各个变量的因子负荷值如表2 所示。
在分析结果矩阵中,TSP1 和对服务商的信任其他三个测度项不在一个变量上,所以其效度不佳,将其删除。其余各个测量项在相应变量上的因子负载值都大于0.5,交叉变量的因子载荷值没有超过0.5,这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
3.3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本研究采用AMOS17.0 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到的拟合程度较好。最终在11 个假设中验证了8 个成立。H1、H2、H4、H5、H7、H8、H9a、H9b 成立。得到的路径图如所示。
4 结论
本文给出了影响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关键因素,影响用户态度的四个因素中只有服务的可试用性没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影响感知的信任的三个变量中,只有对服务商的信任没有显著的影响。此外,感知的有用性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不显著。下面分别讨论各个变量间的关系及对消费者接受移动支付产生的影响作用。
1)使用态度同时受到感知的有用性、感知的服务成本以及感知的信任三个因素的显著影响。其中,感知的服务成本和感知的有用性两个因素对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的态度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感知的信任也显著影响消费者的使用态度,但影响程度不及感知的服务成本和感知的有用性。这表明了在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费用下针对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提供切实有用的服务,将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重降低消费者的感知成本和提高消费者的信任程度。结果同时表明,当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总体感觉较好时,通常很容易产生使用的意向,并最终产生实际使用行为。
2)本研究的结果验证了TAM 模型中的对应假设,然而感知的有用性并不直接影响行为意向。这可能与移动支付现阶段还没被大多数消费者所清楚地认识有关,虽然移动支付很有用,但是消费者对其的认知不到位和消费习惯还没有被培养起来,并且网上支付、信用卡支付等传统方式仍有较多的用户群和较强的消费惯性,要让用户切实感受到移动支付的有用性还需要移动支付产业链上的各个成员的共同努力。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服务的可试用性显著影响感知的有用性这个假设得到了证实。这就表明,用户对于没有使用过的产品或服务,往往需要通过试用阶段来增强所感知的服务的有用性。像移动支付这样的新型的服务,并且与消费者以往的行为习惯有较大的不同,像消费者提供较好的试用服务和较长的
试用期可以增强消费者的有用性感知。也就是说,消费者需要试过以后才知道移动支付有用。例如现在北京移动推出的手机钱包免费开通并且使用可以获得奖励的活动就可以通过增强移动支付的可试用性来增强消费者感知的有用性,这对于推广移动支付是大有裨益的。
4)在影响信任的三个因素中,信任倾向和基于制度的信任都对消费者感知的信任有显著的影响。这表明,用户的信任倾向对于用户感知到的信任起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移动支付的服务商主要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经营规模较大,基本上都是值得信任的,因而对服务商的信任对消费者信任的影响作用并不是那么显著。
5 本文的不足之处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由于移动支付的使用者为对象,受限于该群体母体的总数及界线并无法准确的计量,因此无法进行随机抽样,而采用便利抽样。在抽样概率上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
中国网提供大量免费工商管理硕士,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宋颖. 全球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运营市场, 2012 年,1 月7 日: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