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教学指导《中国近代现代史》学科能力提要

2013-06-03 02:28
导读:历史学论文论文,教学指导《中国近代现代史》学科能力提要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教材,体例新颖,内容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教材,体例新颖,内容丰富,有鲜明的国情意识和时代特点,体现了跨世 纪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但它是一套无“纲”(教学大纲)之“本”,用之者还在起步阶段。所以,一线教师 深感它的难度太大,很不适应,急待解决的问题不少,其中就有学科能力这一难题。笔者把这两年教学的感受 “提要”出来,仅供批评研究。

  
    一、熟悉重要史实的能力
    这是一项首要的、最基本的历史学科能力。主要有:听、视和观察的能力,阅读能力(小字和好懂的原始 资料),记忆能力和区分史实作用的能力等。配置于教材页面上的文字和画图,大都有史实意义,所以要善于 区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教材特点所要求的一项能力。(1)区分主体内容和从属内容;(2)区分必须储存和 “过眼烟云”;(3)区分基本史实和非基本史实。基本史实(在历史的点、线、面、体中不可或缺)必须熟悉, 扎实准确,“入库”储存,例如大字(主体)的内容、大事年表和历史地图中最重要的地名、空间等;(4)区分 基本史实的相对性。即在这一历史体系中是基本史实,而在可以涵盖它的另一再大的体系中,是非基本的史实 了。此点较难,重点较不妨试试。
    中华民族拥有的文物、古迹和馆藏极为普遍,图片影视资料极为丰富,可同熟悉重要史实结合起来,并适 当发展乡土访古考察的能力。
    二、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历史概念是在历史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思维活动抽象概括而成,以反映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掌握和运用历 史概念是理性认识历史的起点,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发祥地”。历史概念在学科能力中举足重轻,是基本能力 中的“基本”。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1.单一型历史概念
    这类概念就是一个一个的“历史单位”,教材中比比皆是。属于史实性的有“井冈会师”,“五卅惨案” ,“《北京条约》”,“黎元洪”,“《论持久战》”“台儿庄战役”等。属于论断性的有“民族英雄林则徐 ”,“工农武装割据”,“中外‘和好’局面”,“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爱国统一战线”等。
    2.复合型历史概念
    它由若干个单一型历史概念组合贯通而成,又称概念系列。“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是三个独立存在的单一概念,但组合贯通之,成了“三大战役”这个复合型概念。“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这一概念复合了时间、“恢复国民经济”、“三大运动”、“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这五个单一概念。参 与“复合”的各个概念之间,是由其内在逻辑联系而成——或递进关系、或因果关系、或包含关系、或并列关 系等。
    3.历史概念的特点
    (1)各类各个概念都有客观性、独立性;(2)凡概念,都有其特定的、准确的外延(量的属性)和内涵(质 的属性)。这是掌握和运用它的关键所在;(3)历史概念是历史基础知识的一个方面;(4)概念群体之纵横及其 网状化、序列化、具体化,就是历史学科知识体系了;(5)对概念失之准确或错乱,必定损害正确的历史思维能 力的发展。
    此外有众多的理性化概念,“半殖民地”、“共和政体”、“民主革命”、“改革开放”等等。运用时, 不要抠定义、追外延、究内涵,能恰当地揉合于史便罢。
    三、纵横基本线索的能力
    历史是线索的交织品。基本线索是跳动在历史有机体中的脉络,是人们认识历史的途径。万千纵横有线索 ,万千变化有线索。会抓、会用历史线索为历史学科独特有之的一项能力。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1.历史线索的两大类
    在历史整体中,线索或隐或显地表现为粗细、长短、远近、中外、主从等;有曲线、直线、折线等;有政 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战争的、社会过程的等。但是,按性质和作用分辨,只有基本线索和非基本线索两大 类;按走向分辨,只有纵向、横向两大类。掌握了分类,就懂得了这项学科思维能力的基本思路。
    2.基本线索的三重性
    客观性,是它的第一性。主观性,为师生对它的认知(即“理线索”)。相对性,指它的起止时空限定和 功效的特定范围。三相结合,才能抓准用好。
    3.基本线索的三功能
    (1)贯通来龙和去脉,体现内在联系;(2)提挈内容和要点,利用抓纲织网;(3)明确趋势和归宿,揭示变化 规律。纵横这三项功能,可以让学科能力同历史的脉搏一起跳动。
    4.基本线索的两误区
    教材的“引言”本非基本线索,不可误认。有些教学参考书把基本线索写成了“内容简介”或“内容提示 ”或“内容概要”,都不可取。规范地表达基本线索时,必须精炼概括为一句或几句话说出。被基本线索所纵 横的重点要点,不是基本线索本身。
    四、运用基本观点的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其核心和灵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念(基本概念)。没有正确的观点 ,肯定不会有正确的历史思维能力。
    近几年来,各省市推出的高二结业会,反映了当前大多数学校的实际水平。但课上能力素质的要求 ,完全可以也应当高出它三两个“调头”。必须看到,高二学生没有多少基本观点在备用、待用,需要“实实 在在”地充分利用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领悟和初步运用基本观点的主渠道。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主渠道——本教材,可供领悟和运用的基本观点有: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主要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 质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主要有:继承和发展的观点,前进和曲折的观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现代史上 更明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地位和作用,政党及其领袖的地位和作 用等。
    2.历史学科基本观点
    主要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观点,从基本国情和具体国情出发的观点,政权和政体的观点,反帝反封 建相结合的观点,民主革命坚持三大法宝的观点,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有机组成部分的观点等。
    3.摘选引用性的观点
    指教材根据需要而摘引他处的观点,但不全是照搬照抄。(1)对纲领、宣言、政策、口号等的引用;(2)对 人物言论的引用;(3)对著作的引用;(4)对定性、结论的引用,例如“林彪集团发动武装政变”、“‘一国两 制’的构想”、会议有关决定等。
    4.因史为论性的观点
    这类观点(论断、结论)是教材编者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指导下 ,依据必要的史实和特定历史条件,提炼概括而成为教材的“具体观点”。本教材的“具体观点”比现行任何 其它教材(人教版)都突出。表现在:①在引言中;②在论断性性的章、节、目标题中;③在课文之中,例如 ,总理衙门的建立“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 程度”;④在性质、意义、评价和经验教训中。运用时必须注意:“具体观点”无普遍性,只起特定作用,只 能“对号入座”。 大学排名
    5.关键词语性的观点
    这类关键词语是教材本身对有关历史事物做出的论断(观点、结论),随行文而出,处在知识网络的结纽 处,带有点睛之妙。例如“新时代”、“新高潮”、“新探索”、“新道路”、“转折点”、“标志着”等等 ,也是一种因史为论的“具体观点”。
    五、注重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是辩证思维能力和基本观点之具体运用和体现,在能力构成中需充分“注重”。有以下五个方面 :
    1.分析历史原因的能力
    本教材显著地加强了对国际、国内历史背景和原因的分析与论述,引言部分更加突出。
    (1)历史原因的主要类别:①根本原因和具体原因。在同一历史事物若干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影响全局并 带有必然性者,是根本原因,余为具体原因;后者受制于前者。导火线是具体原因。②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③内因和外因,前者是变化的依据,后者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④远因和近因,前者带有根本 性。
    (2)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历史上事事不无原因,事事不无结果。原因影响结果。因果联系是客观的、必然的 。因果关系的表现是: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互为因果(例如工农武装割据的“三结合 ”)。
    (3)借口:任何找“借口”或制造“借口”,都不是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当予否定。
    2.分析历史特征的能力
    历史特征(特点、特色)就是矛盾的特殊性,历史事物的个性;又是客观历史具体存在和演变之个性的表 现形式,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基本点。分析历史特征要求源于而又高于历史事物本身的具体性和多样性,概括其 本质属性。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领导阶级、纲领目标、革命动力、指导思想和发展前途等方面,都不同于著名的 辛亥革命。这几点就概括了前者的本质特性。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寻觅历史特征的思维方式主要有:
    跳跃式。例如,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1947年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分别反 映了当时根据地的有关特点。
    多边式。例如,分析近代前所未有的“国民大革命”,可以看到它同时具有六个特点。
    切入式。重庆谈判是历史整体的切入点,由此可抓住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和政治大局变化的特点。
    综合式。19世纪末年帝国主义在华争夺殖民霸权的特点,就需要综合分析而获。
    “引言”一般都要分析本章内容的时代特点。
    3.分析事物性质的能力
    性质是指一类事物区别于它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1)“定性”先决于正确的立场、观点:同是一个洪秀全,被曾国藩诬为“匪首”,而孙中山赞之为“反清 第一英雄”,后者正确。给战争定性也同此理。
    (2)“定性”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排除假象。
    (3)凝固性的性质:中华民族永远认定《南京条约》是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4)可变性的性质:同一事物随着事态的发展变化而变更性质。康有为先维新派,后保皇派,再后尊孔复辟 派。
    (5)多重性的性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革命性,同时又有妥协性。
    4.分析历史战争的能力
    从鸦片战争到《朝鲜停战协定》签字,教材叙述战争的次数之多,情况之杂,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为中 古史上所无,为世界各国罕有。这是中国人民对敌斗争的一个历史纵剖面,矛盾曲折多变,错综深刻,存亡生 死,时缓时烈。这是运用观点、发展思维能力的好机会,学生也很感兴趣。能力要求有: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1)战争(武装起义)都因由于并表现着中国社会当时的主要矛盾,还关联着某些次要矛盾。
    (2)主要战争(战役)的知识结构规律是:原因、时空、双方、经过、人物、性质、特点、影响等。重点和 难点是原因和影响(有的通过条约说明)。
    (3)性质:外战、内战;正义、非正义。中国人民所进行的都是正义之战。另见上题“定性”。
    分析战争为本学科独得其能,独专其用。
    5.分析历史意义的能力
    历史意义属于理性化内容,本教材加大了它的分量。(1)“意义”属于褒义词性;(2)“意义”的结构规律 是由性质、特点、作用、结果、影响、经验教训组成,排列顺序也大体如此。它们除了经验教训外,性质等五 项本属“中性”——美丑其中,褒贬可用。(3)教材分析论述意义时,都用褒义,没有也不应当采用贬义或褒贬 混用。“局限性”不属意义。(4)历史意义常隐寓着现实意义。
    六、加强比较能力
    本教材表述了许多相同、不同、相似、关联、中外、纵横、善恶、正误、进退、成败等历史内容,需用比 较鉴别的能力。善于比较就充实了能力构成的内涵,也是辩证思维能力的具体运用。
    1.比较的基本思路
    两大方向——纵向相比和横向相比。两者都可以用求同思维或求异思维。
    三种定式:①类比,同类相比叫类比;不同类者不能相比。②对比,仅比相异之点叫对比。③比较,异同 兼比叫比较,包括了类比和对比这两项功能。
    2.有对应比点的比较
    例如:比较近代史上洋务派、维新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基本主张、社会实践和社会影响的相同点和不同 点。(1)参比对象是三个派;(2)主张、实践、影响是比点;(3)只能是主张跟主张比,实践跟实践比,影响跟影 响比;(4)主张、实践、影响在各参比对象中有对应关系,故叫“对应比点”,无对应比点便无法比较。(5)同 点、不同点是比较后的两种结果。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3.无对应比点的比较
    上例,可以省略为“比较近代史上洋务派、维新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学中经常采 用这种模式。这里没有比点,当然无法比较。其实呢,它是要求自己先找出对应比点来,再做比较。所以又叫 “自定比点的比较”。自定的比点要及于事物的本质,宜概括不宜太细。
    七、提高评价能力
    本教材对历史评价能力的要求很高,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等都有的可评。
    1.历史评价能力的主要特点
    (1)评价能力是历史学科的一项重要能力。“史评”对历史思维能力有明显的要求。
    (2)评价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是以上各项能力综合灵活的运用,在运用中又得以发展。
    (3)评价能力的灵魂:①立场正确,例如要站在人民的立场、爱国的立场、社会进步的立场、国际主义的立 场和改革探索的立场等。②观点正确。
    2.历史评价能力的基本要求
    选准尺度:即被评对象的时代属性或阶级属性,要摆在当时的具体条件和时空范围内,看它们是否利于国 家、利于民族,是否利于新社会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否利于人类的正义事业等。不能超越历史或割断历史 ,也不能以今律古。
    掌握方法:要实事求是,全面思考,一分为二;要联系地看,发展地看,重点地看。不能简单化、绝对化 、公式化。
    客观公正:功过、是非、褒贬,都要恰如其分。欢迎不同的见解和创见,但要有理有据。
    3.表达的规范性
    口头或笔头表达,都要准确精炼,段落层次清楚。要用历史语言,要史论结合。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八、发展创新能力
    思维能力的花朵在于创新。从学生实际出发,这里所说的“创新”只能框定为他们自己的新体会、新发现 、新见解和新运用。
    1.高二学生思维活动的规律
    现今高二学生的心理构成简单纯朴,求知欲强,求新欲强,敢想好问,视角多,喜联系,有自信,有主见 ,敏捷尖锐,乐于自我表现,容易激发灵感和顿悟,抽象思维能力蓬勃发展,占有主导地位,潜能很大,因此 高二年级是发展能力素质的高峰期。这就是生发“花朵”的内在条件。但他们简单、片面,易绝对化。
    高二学生年龄段思维活动的规律是成“点”状发展——一个一个的闪光点。这里一点,那里一点,此时一 点,彼时一点。不“成套”,也无“系统”。教师若能因点而雕,是最合适不过的;不懂得这一规律,对学生 的点点创新,就会视而不见。
    2.再生知识体系的能力
    再生能力指学生源于教材又突破其章节内容、自行融汇贯通、加工制作、编排组合而成为一个个新的知识 体系的能力。例如,一一列举,知识归类,中外联系,整理专题,解答课本中有灵活度的思维题、练习题,说 清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的贡献,学科之间的迁移运用,等等。还有动手制作能力,例如,编 一份周恩来大事年表,制一幅辛亥革命知识结构图示。这样的“再生”是一般档次的创新思维能力,非常实在 ,人人有余地,个个可作为。
    3.善于自得其法的能力
    历史学科能力包括知识、观点、智能、方法、技能和技巧,有很强的综合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更是如此 ,方法是其中之一。学生在发展能力的过程中需有一系列的方法。学有方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贵在自得 其法。探求和总结符合自己思维特点、并有实效的方法,就是一种自我创新,就在走向成功了。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4.发挥独立见解的能力
    “独立见解”是想人之所未想,见人之所未见,与众不同的见解。难度虽大,但又常有闪光点。例如,讨 论课本“结合鸦片战争的史实,说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时,学生指出:此道理在此特定条件下是正确 的,但想想中外古今的历史,却不尽然,甚至是错误的。学生的论点有:①落后不应该挨打(实行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②落后就要挨打(英国恃强凌弱);③落后可以不挨打(中国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④落后还可 以打先进(女真贵族攻入中原);⑤历史上先进可以变后进,后进可以变先进,所以最好谁也别打;⑥现在的 波黑战争不是先进与落后之间的对打。其中难免有欠准确之处,但这些独立的见解令人可喜。
    由上例可知:带有创见性的思维能力,要求独立思考,多向思维,要善于观察、联想和比较归纳,要善于 灵巧地启动和运用综合性的素质和潜能,更好地发挥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自我教育的能力
    中国近现代史的学科德育功能十分突出,学生从中善于接受潜移默化、自我教育,提高觉悟,当然是一项 颇有创造性的历史思维能力。能够正确地潜移于现实,默化于自己经常性行为准则,此种能力相当宝贵,而且 也是人人有余地,个个可作为的。例如,把众多的史事总结成观点性的认识,中共依据国情,从实际出发,制 定出深得民心的政策,都是成功的。这是一条规律。它默化于已,潜移于今,就更深理解了已经成就斐然的改 革开放政策,更加信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再例如,近现代中华民族闪耀着爱国救国、振兴中华的无限光辉, 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就可以励志奋发,学好本领,把历史感转化为责任感,奔社会主义必由之路,迎接新世纪 ,投身于中华民族腾飞的伟业!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目前,高二历史课上比较普遍地照搬或参照高校招考《说明》的能力要求,这个趋势应当尽快缓解。 本《提要》列举了八项学科能力,递次体现出它们的要求、难度和发展程度,未受《考试说明》的影响,力求 切合当前高二年级实际,师生都能运作,使大多数学校在学年的80多个课时内可以实现,也照顾到了同高三年 级的衔接。能力总在发展提高,学科能力亦然。随着教学改革形势的前进,中国近现代史的学科能力教学方面 定会日新月异的。但愿这份《提要》仅是小块引玉之砖。
    (作者系北京师大附中特级教师)


关键字:
    上一篇:正确应用图示教学法进行历史总复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