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南海一号将从这个码头上岸
阳江“石湾”瓷器历史悠久
冯峥说,阳江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瓷都”,阳江城东一名为“石湾”的地方就是古时的瓷都。阳江瓷器在晋代已十分出名,那时瓷都距城十里,在阳江江边,码头直伸入河中,故名“石湾”。到了宋代,阳江瓷器闻名天下。
“那时候,广州是华南地区瓷器交易的集散地,阳江瓷工挑着瓷器,翻山越岭到广州交易。由于路途远,当他们到达现在佛山石湾的位置时,发现当地土质与阳江土质相差无几,于是就地取材在佛山生产瓷器,故此,先有阳江‘石湾’,后有佛山‘石湾’。”
冯峥的说法有书为证,宋代李景诏《石湾陶业考》一书记载:“宋来阳江工匠曾迁东莞开窑,厥后再迁佛山石湾,少数石湾陶工尚有遄返阳江省墓者。”
阳江瓷器经广州集散
阳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文荣亦证实了这一说法。宋元两代陶瓷各窑共20座,其中分布河北、河南、山西、浙江、江西等地,在珠江流域仅阳江1座。所以有“先有阳江石湾,后有佛山石湾”这一典故。他介绍,当时由于阳江河道淤塞,陶瓷难以外运,故阳江窑匠迁往佛山郊区开窑,为图产品畅销,仍用阳江原石湾招牌。
阳江宋代石湾窑窑址在岗列乡石湾村东北1.3公里瓦窑岗上,当时有河与阳江相通,码头有石伸出河中,故名石湾,该村附近有丰富的高岭土,为瓷器的原料。新中国成立以前,发现窑址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省博物馆多次派人到石湾窑址调查,在瓦窑西南面采集到70多件瓷器,以刻花、画花模印花卉碗碟为主,也有为数不多的罐、盆、壶、盏等。
宋代阳江石湾窑瓷器已闻名天下,产品已远销海外,目前故宫仍有阳江石湾宋窑藏品。而作为千年古港的广州,则是阳江石湾窑瓷器的集散地。
打捞南海一号的水晶宫
“南海Ⅰ号”或曾在阳江补给
冯峥介绍说,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源于汉代,到了宋代,广州是瓷器的集散地,全国各地的瓷器都云集在广州交易,而阳江是海上丝路的必经之路,船只从广州出发,几天后到达阳江,要在阳江港口进行补给,然后再前往徐闻,直至东南亚、欧洲各地,因此,阳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补给站。
冯峥回忆,他出生在东平港,小时候就随家人出海打鱼,但一直以来,东平港的渔民们都不敢到“南海Ⅰ号”附近打鱼,“因为只要渔船经过那里,就会拖网。”直到后来才发现是一艘南宋初期行走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沉船。“‘南海Ⅰ号’肯定不是被台风刮倒的,如果是被风浪刮倒,船只是翻沉的,不会安然躺在海底里。”
船上未发现人的尸骨
冯峥十分肯定地说,“南海Ⅰ号”是因超载沉没的。他说,“南海Ⅰ号”船上估计有瓷器6万至8万件,这些瓷器都是出口的成品和半成品,来自福建、江西等地。“南海Ⅰ号”在中途不断采购物品。在最近一次文物打捞中,发现船上装有铁器,而当时佛山出产铁器;据此可以猜测这艘船曾到广州、佛山等地采购,后在阳江港补给食品、水等物品,然后继续行程,在距阳江20多海里的海面上因超载船体爆裂进水而沉没。
“船上的船员已经逃生了,这样的商船不会单独出远海,通常都是一支船队多艘船只同行。可以推测,‘南海Ⅰ号’沉没时,船员都逃往另一艘船上,所以现在没有发现人的尸骨。”冯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