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君主研习儒学传统的形成及其历史效应(二(3)
       2013-09-25 01:07
      
	  导读:〔36〕《汉书·蔡义传》。 〔37〕《史记·儒林列传》。 〔38〕《后汉书·桓荣列传》。 〔39〕《后汉书·张pú@②列传》。 〔42〕《后汉书·杨震列传》。
	  
        
〔36〕《汉书·蔡义传》。 
〔37〕《史记·儒林列传》。 
〔38〕《后汉书·桓荣列传》。 
〔39〕《后汉书·张pú@②列传》。 
〔42〕《后汉书·杨震列传》。 
〔43〕《春秋繁露·精华》。 
〔44〕《史记·自序》。 
〔45〕苏诚鉴;《汉武帝独尊儒术考实》,《中国
哲学史研究》一九八五第一期。 
〔46〕唐殊:《两汉三国学案》卷八。 
〔47〕《文选:尚书序》。 
〔48〕《新书·傅职》。 
〔49〕《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六。 
〔51〕《公羊传·序》疏引《孝经·gōu@⒃命决》。 
〔52〕赵岐:《孟子题辞》。 
〔53〕牟宗三:《历史哲学》,第五部第二章。 
〔55〕〔105〕《汉书·哀帝纪》。 
〔56〕《后汉书·光武十王传》。 
〔57〕《汉书·谷永传》。 
〔59〕《史记·礼书》。 
〔60〕〔97〕〔111〕《汉书·元帝纪》。 
〔61〕〔62〕《汉书·张禹传》。 
〔63〕〔71〕〔86〕《后汉书·桓荣列传》。 
〔64〕《汉书·公孙弘传》 
〔65〕《汉书·眭弘传》。 
〔66〕《后汉书·郑玄列传》。 
〔69〕《汉书·董仲舒传》。 
〔70〕熊铁基:《秦汉时期的统治思想》,《华中师大学报》一九八七年第二期。 
〔72〕《后汉书·钟兴列传》。 
〔73〕〔79〕《后汉书·贾逵列传》。 
〔74〕《后汉书·刘陶列传》。 
〔75〕吕思勉:《秦汉史》页七六○。 
〔76〕《后汉书·樊宏列传》。 
〔81〕《后汉书·鲁丕列传》。 
〔82〕〔98〕〔101 〕〔115〕《后汉书·章帝纪》。 
〔83〕周桂钿:《董学探微》页三四七。 
〔84〕《全唐文》卷三七二。 
〔87〕〔95〕皮锡瑞:《经学历史》。 
〔88〕《史记·三王世家》。 
〔89〕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90〕《汉书·贾山传》。 
〔91〕《汉书·循吏传》。 
〔92〕《汉书·武帝纪》。 
〔93〕《册府元龟》卷五二四。 
〔94〕《春秋繁露·玉怀》。 
〔96〕〔116〕赵翼:《廿二史zhá@⑦记》。 
〔98〕《资治通鉴》卷二二。 
〔99〕《孝经》。 
〔100〕〔108〕〔114〕《汉书·宣帝纪》。 
〔102〕唐殊:《两汉三国学案》卷九。 
〔103〕《汉书·五行志》。 
〔104〕《汉书·萧望之传》。 
〔106〕《汉书·王嘉传》。 
〔107〕《汉书·翟方进传》。 
〔109〕刘向:《别录》。 
〔111〕《后汉书·光武帝纪》。 
〔112〕《论语·为政·子路》。 
〔113〕《汉书·董仲舒传》。 
〔117〕《汉书·夏侯胜传》。 
〔118〕《汉书·张放传》。 
〔119〕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七。  
共3页:    3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