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流重于开源-廖刚的经济思想研究(2)
2014-01-16 01:20
导读:要节约开支,还要“少缓不急之役”,减少对将帅们的赏赐。比如给大将刘光世赐造宅钱,槽司收买建房木材一事,廖剐认为刘光世虽独当一面。但没有直
要节约开支,还要“少缓不急之役”,减少对将帅们的赏赐。比如给大将刘光世赐造宅钱,槽司收买建房木材一事,廖剐认为刘光世虽独当一面。但没有直接对敌交战,初无尺寸之功,赐第不仅助长军将们的骄奢之心。还增加开支,且颇为民害,应当立刻停止这种滥赏行为。再比如对“杨沂中预借三年酒息钱三十万贯,及别借二十万贯相兼回易”之事,廖刚也是上奏章极力反对,认为
频年不尝出师。军费没有大的开支变化,且现在国家财政困难,“辄借四五十万缗,诚为无谓,”朝廷对此类请求应该必不可从。廖刚虽再三上章反对,但高宗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要节约国家的财政开支,还要选汰冗兵,减少州县妄费。廖刚认为军队虽然是保卫国家、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抵御外族入侵必不可少的工具,然兵贵在精,不在多。可事实上是“今日诸将之兵,冗滥甚矣。”要想体念国民,节省军队经费开支,就要对军队士兵进行选择,淘汰其不能披挂战斗的冗员,“以十二三为率”。对无家可归愿意留下来的,作为屯田士兵,使他们“自食其力,且资以供亿吾军,庶东南凋瘵之民稍获苏息,而屯戍可以久远不废,是一举而两得”。杨时和廖刚等人认为实行“营田、屯田事”。可以解决军粮的采买、供应、等问题,缓解东南民困财乏的状况,“此实足财用之本源”,“一日不可忘也”。虽然高宗朝君臣对屯田、营田都很重视,一再努力。但由于人不偿费,加之军不习耕,扰民等原因,导致“成效总是不够显著,甚至可说是很微小的”。
对军队裁减冗员,对地方上的冗费也要裁减。如州县对地方官员任罢的迎来送往,花费甚多。比如一帅臣的到罢,迎送接请,小郡要花费数千缗,大郡则要花费数万缗之多!官员们虽然都知道“国家岁入之不支”,但他们出于私心,“鲜有能为国家爱惜财用者”。既然任罢的官员们不体谅朝廷入不敷出、民病供亿的难处,廖刚尖锐地指出,应该制定规章制度约束官员们的行为,也要对迎来送往的规格进行限制。若有违反者,“或因缘为奸者,并痛治之”。但事实上讲排场、图享受是封建流行的风气,大多数官吏是不会有廖刚这样的想法,他们考虑更多的是为自己、为本官司多捞取些好处。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廖刚在中央任职多年,对财政困难问题有清楚的认识;任地方官亦为时不短,对具体的财政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比如榷盐,从汉武帝时起,封建国家就对盐实行禁榷,增加国家。南宋也沿袭了这一做法,对盐实行征榷。廖刚认为:榷盐,官府虽获厚利,“而盗贩者终不可止,徒使狱讼不得衰息,而畏法之民长食贵盐耳”。认为禁榷十贩运私盐活动更加猖獗,虽说国家禁盐,其实是“禁榷徒有其名耳。故不若弛之为愈,弛之则人得而贩,其价自平,奸民不得擅其力矣。”廖刚认为盐禁就应该放开,允许百姓私相煎卖,同时要注意不能收重税,才能使“公私皆便”。
廖刚生活在北宋末、南宋初这个危亡、困难重重的时期,处在这样一种中,使他对现存的社会问题有深刻的认识。为了缓解财政危机,巩固南宋小朝廷的统治,他提出的节流、开放盐禁、减免百姓赋税及对和买银的建议,都能切中时弊,是缓解南宋财政问题很有效的措施。司马光讲天地生财是个定数,借用司马光的话,地球上储存的资源也是个定数,不能再生。虽然廖刚不能脱离他所处时代和阶级的限制,提出建议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维护君权、维护和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但他所主张的“节流”经济思想很符合现今提倡的厉行节约、精兵简政精神,对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