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风美雨影响下中国近代节日的变革
2014-01-13 01:52
导读:历史学论文论文,欧风美雨影响下中国近代节日的变革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 要:节日是一个记忆的主要形式。在中
摘 要:节日是一个记忆的主要形式。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节日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中国传统节日在近代发生了裂变,传统节日遭到空前的失落,外来节日或受外来节日影响产生的新的节日得到迅猛发展,究其原因,欧风美雨的影响是主要因素。中国近代节日的变革,反映了的影响下节日在中国近代的变迁,也说明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外来文化浸入与保护的一般特点。
关键词:中国近代节日;演变;西学东渐 节日是一个民族或一个
文化记忆的主要形式。根据德者阿斯曼的理论,所谓文化记忆就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力,所回答的是文化认同性问题。它的内容是一个社会群体共同拥有的过去,其传承方式可以分为仪式和文字。对中国而言,节日是最主要的庆典仪式,因此节日的变化最能唤起中国人的文化记忆。世界现代化的潮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影响至深,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或多或少遇到传统文化消失和传统节日淡化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曾经留存在我们记忆中的传统节日很多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的节日文化,因此节日风俗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我们现在所耳熟能详的传统节日其实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所增减,这是节日文化的特点使然。从上看,传统节日在当代遇到的窘境是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主要形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传统节日在不断地弱化甚至消失,另一方面外来节日在中国却大行其道,甚至有超越传统节日的可能。面对这种状况,国人的态度表现出不同的态势:有些人呼吁保护传统文化,更甚者提出抵制外来节日以捍卫中国传统节日的地位;而更多的人则采取漠视的态度,听之任之。外来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并非始于现在,也不能完全归咎于世界一体化,其实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节日文化的西化已经开始,经过长期的西化过程,剧变到现在才开始彰显出来。考察鸦片战争以来欧风美雨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可以看出中国传统节日的衰落和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行是同步进行的,同时对今天如何保护传统节日和正确对待西方节日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一、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节日的演化轨迹 节日在近代中国的演化与西学东渐有着直接的关系。西学东渐并不是文化规律上的引进与吸收,它是国家和帝国主义列强武力征服下的一种文化推销。从社会性质上讲,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步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社会开始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近代化开始了艰难的历程。同时西方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文化消费等也一并涌入中国,极大地冲击甚至改变着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节日开始向近代化演变。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近代节日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1.1840-1895年:近代节日演化的起步期
1840年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对中国来说是创痛最深的时期,对中国人的心灵来说也是创痛巨深的时期。在这之前,中国人还沉醉于“天朝大国”的骄虚美景中,不仅对外部世界不了解,甚至禁止人民了解外部世界。当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叩开中国的大门时,中国人发现一向被我们鄙视的“夷狄”竟是如此的强悍,他们的“船坚利炮”斍打得我们措手不及。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中,这些西方列强都是凭借手中的“船坚利炮”,在只有区区数万人的情况下横行中国大地,逼迫腐朽的清王朝割地赔款、开埠通商,攫取中国的各种权利。这一时期在中国人的文化观念中,“天朝上国”“夷夏大防”的观念还很牢固,尽管受到西方观念的影响,但在时人的心目中中国的落后只是器物不如人,我们的文化还是远胜于西人,因此学习西方只限于器物,即武器、等,文化的保守思想还非常浓厚,在思想文化层面传统文化仍占据主流。因此张之洞所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可谓当时思想界的共识。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但随着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领事馆、开埠通商、传教、兴办、开矿等规模的扩大,在中国生活的西人越来越多,西方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不可避免地也带人中国,能够给中国人民直接带来新鲜空气的就是节日习俗。尽管这一时期在中国的城市、、沿海、内地还基本上延续自古传承下来的节庆习俗,但由于受到西方风俗习惯的影响,中国的节日习俗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变异。
与中国传统节日相比,西方节日习俗的最大特点就是节日娱乐性强、民众的参与意识强。如我们所熟知的欧洲的狂欢节、圣诞节、
情人节、德国的啤酒节等,基本上都是民众的集体狂欢,鲜有宗教色彩,很少背负的内容;但中国的节日却与之相反,几乎每一个节日都蕴含有太多的伦理色彩。随着中外交往的不断扩大,中国传统节日也受到影响,节日的娱乐活动开始受西方影响,渐渐兴盛起来。如元宵灯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近代以前,一般的商人是不允许放灯的,但在这一时期随着中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商人的地位得以提高,这一情况开始有所变化,清廷允许一般的商人在元宵节随意放灯,实行官民同乐。
清明节,民间俗称鬼节,一般只是扫墓祭奠亡人,很少有娱乐活动;但在这一时期也发生了变化,民问兴起了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之所以说这一时期是近代节日演变的萌芽期,就是西方的一些节日开始影响中国,特别是宗教节日。鸦片战争后,西方基督教开始从中国东南沿海向内地传播,传教人数越来越多,基督教节日也开始在民间社会出现。尤其是洪秀全受基督教影响创立的“拜上帝教”,吸收西方的宗教节日并创立了六大新的带有宗教色彩的节日,正月十三的太兄升天节、二月初二的报爷节、二月二十二的登极节、三月初三的降节、七月二十七的东王升天节、九月初九的哥降节等,都带有西方宗教节日的色彩,也可以说是西方宗教节日的中国化,只不过称呼不同罢了。如登极节,其实就是西方的复活节。洪秀全之所以如此狂热地创办带有西方色彩的宗教节日,一则是宗教礼拜的需要,二则也是希图利用宗教节日的创办冲击封建迷信思想,革故鼎新,为农民政权服务。很可惜,太平天国创办的这些节日宗教色彩过于浓厚,除了在太平军中流行外,在民间鲜能推广。而在广大的农村,传统节日还是主流,人们对西方节日的认识还抱着拒绝的态度。这也说明,在中国近代化的起始阶段,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还很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