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布白艺术-职称论文_历史学

2014-05-07 02:50
导读:历史学论文论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布白艺术-职称论文_历史学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毕业  嘉定区朱桥学校/孙建   【摘要】
毕业

 嘉定区朱桥学校/孙建

  【摘要】:本文粗浅地论述了初中历史教学运用“布白”艺术手法的依据、功能、方法及原则,旨在在本市2期课改不断深入实施的背景下,通过对教学艺术的探讨,以期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布白、艺术布白、功能布白、原则布白、方法
  布白,是艺术的表现手法之1,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这种“空白”并非空而无物,而是虚中求实,虚实相生,使“无画处皆成妙境”,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受。教学是1门艺术,历史教学也不例外,因而也应该追求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无言之美”,追求“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共鸣效应,追求“不着1字,尽得风流”的境界,把艺术中的“布白”手法应用到教学之中。
  1、教学布白艺术的心理学依据
  教学布白的艺术是指在教学中教师遵循艺术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规律,有意留下某些“空白”并以此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运用教学布白艺术不仅是1种感性的艺术手法,而且有其心理学依据。格式塔心理学派“完形压强”理论认为,当人们在观看1个人不完满即有“缺陷”或有“空白”的格式塔刺激物时,会在知觉中情不自禁地产生1种急于要改变它们,并使之完满的趋向,从而倾向于知觉到经验到完美的格式塔整体,即完形整体。在这个改造、补充为完形的知觉过程中,刺激了大脑,提高了知觉的兴奋度,从而引起1种进取、追求的充满紧张感的“内驱力”。在这种内驱力的驱动下,人们会积极主动地去填补和完善所觉知到的不完美刺激。这种对“完形”结构的追求1旦实现,便给人极为愉悦的感受。教学所布“空白”及空掉的知识,易于激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索,使教学完善、完满为1个整体。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教学布白艺术的功能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布白艺术,其主要功能有:
  (1)点燃学生求知欲望
  初中历史由于没有中考升学的要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都要稍逊于其他学科。其他学科为了升学,即使老师讲课比较乏味也大部分学生同样能用功学习。历史学科的学习就不1样了,如果课堂教学没有对他们产生吸引力,他们就会视该门功课为1种负担,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教师若不施展1点教学技巧,就会出现如美国教育家哈曼所说的那种尴尬状况: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1块冰冷的生铁。要改变这种状况,运用教学布白艺术不失为1良方。从上述的布白艺术的心理机制中可以知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置暂时性的知识空白,制造悬念,能激起学生急于填补、充实“空白”,并使之完整、完善的欲望,从而使学生处于1种积极的学习状态。
  (2)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特别是采用了2期课改教材后,存在着教材容量大,课时紧的问题,这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得不忍痛割爱舍弃1些能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学生认识的知识和材料。这些课堂上未能了解的知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正好给学生留出1片可自由驰聘的“空白”。教师仅在课堂上给学生书山指路:“欲知××真相,请课后参考××书或浏览××网站。”这就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布鲁诺语)事实上,都是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把所有现成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更何况初中生的学习是要为日后发展与适应社会和终生学习打下基础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留空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自学的途径来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是10分必要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人才的进行阐释,“具备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做出了或正在做出创造性成果的人,才能称为人才。”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第2期工程也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思想和口号,可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被放到突出的位置。初中各科的教学都应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摆在重要的位置。同样,历史教学也应把培养初中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的灵魂和核心。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就要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需留给学生1点自由----时间和空间的自由。这自由来自教师讲课中留出的“空白”。“在讲课的时候,好象只是微微打开1个通往1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留下不讲。” 这“留下的某些东西”就是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去思考、去探究、去创造。
  3、教学布白艺术的原则
  布白既然是1种艺术手法,那么它就应该遵循艺术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规律。教师不可滥用布白,教学中的布白应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地运用,不能为布白而布白。如果教师布的“白”太多,或竟是1片毫无意义的空白,让学生无从捉摸,则不能取得启发学生思维的效果。只有所布之“白”能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像,生出“实”来,才是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布白艺术。有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随意遗漏知识点或板书,还美其名曰“布白艺术”,这除了说明教学态度欠严谨之外,并不是什么教学艺术。只有那些在备课过程中就被精心设下“白”,再在讲课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布的“白”,才能唤起学生的热情,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想象,从而生出“实”来。
  4、教学布白艺术的方法
  教学实践中掌握1定的布白技巧与方法,可以增强教学的艺术性,使教学更富有成效。教师只要巧妙地安排课堂结构,就可以造出恰当的“空白”,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有哪些布白的方法呢?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1)在导语中“布白”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经过课间活动,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亢奋状态。教师怎样在教学伊始1下子就控制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呢?这就需要在短暂的导语上下苦功了。导语有多种形式,而“布白”式导语最能吊学生胃口,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例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课的导语,就可作如下的“布白”设计:“今天的英国,国家元首是女王,英政府各部大臣到王宫去见女王,小轿车只能坐到王宫外面,随即换上17世纪的古老马车进入王宫,赶马车的人是17世纪的穿着,王宫里的士兵,有的戴头盔,有的拿长予,这幅景象是1个活的博物馆。那么,为什么21世纪的今天,英王宫却还存在这传统的的古老情景呢?让我们学完这节课后再揭开谜底。”通过这则导语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
  (2)在讲授新课中“布白”
  在讲课过程中可在以下几种情况留出“空白”:
  第1种情况是在讲解新的知识点前,先提出几个问题供学生讨论,创造学生对于知识在心理上的1种“心求迫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短暂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白”。这种状态能够促使学生注意倾听、认真阅读、多加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结构本身的理解与掌握,另外还起到强化信息输入的作用。如在讲授“77事变”后,讲到国民政府的正面战场时,可设置这样的悬念:①淞沪会战最终失败了,原因何在?②平型关大捷打败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胜利的原因何在?③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又何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思考,这样使学生注意力能牢牢集中在教学中来,并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寻找适当的答案
  第2种情况是在讲述有关的历史结论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历史现象是无法改变的,但对它的认识和判断却会因站在不同的角度,处在不同的时代而得出不同的结论。教师在讲解历史结论时要留给学生“残缺”,尽量让他们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另外,教材有的结论缺少史实做支柱,有的地方则史实叙述较多,这也可以留给学生自己去作史实和结论的互为补充。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第3种情况是教师在介绍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或者1些争鸣性问题时,由于课时的限制,通常只给学生撩开冰山1角,沉在海底部分的冰山就要留给学生课后去探索。如讲夏朝建立的时间,可告诉学生已公布的《夏商周年表》确定夏朝的起始年是公元前2070年。至于它是如何被推断的,则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有关情况。
  第4种情况是讲到重点、难点,或学生因年龄和阅历的关系而1时认识不清理解不了的内容时,稍作停顿,让学生获得回味、体会、理解、消化知识的时间。
  第5种情况是学生回答问题前要有适当的“空白”。这符合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能够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也使学生对问题考虑得更全面。学生回答完后再稍留“空白”,又可引出该生或他人更完整确切的补充。
  (3)在结束语中“布白”
  历史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曾呼吁“:我们要凭借有限的历史内容教会学生无限的历史思想方法和历史以外的多种东西。”1节新课下来,学生仅仅知道了课本上的东西还是不够的,那毕竟有限。如何在“有限中求无限”,使有限的课堂教学留下无穷的意味呢?教师尝试在小结中提出1些有价值的问题,但自己却不给出答案或表明个人观点,让学生在下课后自由讨论、自由思考,以此营造曲径通幽的教学氛围。例如,在讲完《戊戌变法》1课后,教师提出这样1个问题“:中国历代成功的变法,都无1例外地要取得最高统治者的支持。如果康有为的变法不是依靠无实权的光绪帝,而是谋求掌权的慈禧太后的支持,结果会怎样?”学生课后讨论10分热烈,课是结束了,但对该课的探讨却没有停止。
  (4)在板书中“布白”
  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板书设计的内容进行艺术处理,使有的内容必须在板书中体现出来,而有的内容则可通过省略号或丢空的办法使之隐去,形成板面上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凭借教师的讲述去领会、去思考、去联想,这不仅可以节省教学时间、突出教学重点,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启发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都大有裨益。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参考资料】:
  1、李如密著:《教学艺术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庞瑞香《浅谈中师历史教学的布白艺术》,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3、[苏]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4、王伯敏:《黄宾虹》,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
  5、宗白华著:《艺境》,北大出版社1987年版
  6、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0页。
  7、 [德国]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需要完整,原创,优秀的毕业或职称请联系,可以帮到你!

    上一篇:浅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倡和鼓励学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