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层监控技术要点分析(1)
2014-08-26 03:05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转换层监控技术要点分析(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本文结合某小区工程项目,介绍了高层建筑转换层的结构特点,从模
摘要:本文结合某小区工程项目,介绍了高层建筑转换层的结构特点,从模板支撑系统、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等方面介绍了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并详细地阐述了转换层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从而保证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转换层;结构施工;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层建筑有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而现代高层建筑向多功能和综合用途发展,在同一竖直线上,顶部楼层布置住宅、旅馆,中部楼层作写字楼,下部楼层作商店、餐馆和文化娱乐设施。不同用途的楼层,需要大小不同的开间,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为了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结构必须以与常规方式相反进行布置,上部小空间,布置刚度大的剪力墙,下部大空间,布置刚度小的框架柱。为此,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称为结构转换层。现以某小区工程转换层监控过程来谈谈转换层监控要点。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建筑高度为103.6m,在本工程二层楼面(9.770m)为结构转换层,转换层下部有夹层、地下一层、地下二层。结构层高分别为4.270m、5.550m 、4.300m。
转换层设在楼层下不同使用功能转换结合部,转换结合部设在二层4.270m-9.770m标高段,转换层大梁设在9.770m板下,体现使用功能的转换楼层,又作上部结构的“基础”。转换层结构高5.50m,转换层柱、墙、梁、板强度等级为C50,混凝土工程量约为1800m3。
二、施工重点与难点
1、各类构件截面尺寸大,钢筋密且纵横交错,自重大,转换层层高达5.50m,其支模板架为高支模架。下部支模架搭设难度大,梁模板支模搭设难度更大。
2、转换层下部裙房框架柱及局部电梯井筒体剪力墙在此层收头,上部结构转换及异形短肢墙,所有短肢墙均设置在框支梁上,且轴线有变化,插筋定位难度大,钢筋绑扎比较困难。转换层板厚应为180mm。
中国大学排名
3、柱、梁内主筋直径(28mm)较大,数量较多,钢筋组装层数多,用量较大。
4、结构转换层部分一次性浇筑混凝土量大,加大了浇筑难度。
5、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的防开裂、养护、监测等要求提高。
6、下层楼板梁不能承载转换层施工荷载,楼板、梁加固难度大。
7、由于转换层层高较高,梁跨度较大,截面较高、较宽,梁在楼层平面中纵横交叉比下层梁多,各梁竖向梁底标高不一,梁的宽度高度不一,支模质量要求高,施工难度较大。
三、转换层重点项目
1、支模体系
(1)转换层纵横交叉梁较多(最大跨度梁长7920mm,最大截面为900×2400mm),梁底标高不一,支模前应作好梁坐标定位和标高控制标志。
(2)根据设计规定,一层为商场楼层,设计使用荷载为3.5N/m2,为此施工时应采取措施如下:
1)转换层大梁底增设八字形斜撑,将大梁自重的重力分解传到钢筋混凝土柱根部和柱体,八字形斜撑排距与梁宽立杆排距相同,间距同立杆纵距,斜撑与立杆或大横杆交叉点必须设置横向小横杆,小横杆应设在斜撑之下。
2)梁底支撑钢管立杆顶端采用顶托,支撑立杆无对接,梁支撑立杆根部铺设6米长18#@600分布工字钢,使结构板受力达到均匀传递至下层梁。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边底水稠油油藏合理汽驱参数研究
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裂缝原因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