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奶牛生产应用EM技术试验研究(1)

2015-02-24 01:00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奶牛生产应用EM技术试验研究(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要: 本试验旨在应用EM技术分别对奶牛日粮中的精、粗(仅麦秸部分
摘要:
本试验旨在应用EM技术分别对奶牛日粮中的精、粗(仅麦秸部分)饲料进行发酵处理,以观察
EM发酵精料与麦秸对提高奶牛生产水平及改善奶品品质的作用与效果。
试验表明:奶牛日粮中发酵精粮用量占日粮的10%、30%、60%、及发酵麦秸用量占日粮麦秸的
30%、60%、100%时,均具有明显效果,其中发酵精饲料各组产乳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9.14%.16.76%
12.6%,尤其以30%添加组较高。发酵粗饲料各组产乳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21.5%,21.2%,15.1%.添加
量以30%-60%为宜,且应用EM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各组试验牛乳比重均符商品乳质量要求,优于群体
平均水平。
1、试验目的
利用EM技术处理奶牛精、粗饲料,以确定EM技术在提高奶牛精、粗饲料利用率,提高生产性
能,改善奶品质及改善环境等方面的作用与效果。
2、试验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于1997.6.8-1997.8.18在兰州市城关区五家奶牛场进行,试验分发酵精、粗饲料两部
分,预试期为30天,发酵精饲料组正试期为60天。
试验选用3-4胎次,产乳量基本相近且健康的甘肃荷斯坦奶牛80头,随机分为8组,各组间产奶
量差异不显著,试验A,B,C组作为发酵精饲料试验组。A,B,C,D组日粮中分别加发酵精饲料占
口粮精料的10%、30%、60%。D组作为对照组,各组粗饲料和青贮饲料量不变。试验E,F,G,H组作
为发酵精饲料试验组,其中E,F,G组粗饲料日粮中麦秸部分的30%、60%、100%。分别用发酵秸秆
代替,H为对照组,各组精料及青贮料量不变。
3、结果与讨论
3.1发酵精饲料组:各试验组日均产奶量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分别较对照组高9.14%.16.76%.12.6%
各试验组头日增加投入分别为0.031元,0.093元,0.185元.各组较对照组多产奶1.485公斤.2.74公斤.
2.045公斤.每日平均每头较对照组多增加收入2.38元.4.38元和3.27元.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3.2发酵粗饲料组:试验结果表明各组依次较对照组提高21.5%.21.2%.15.1%.各组因使用EM增加投
入分别为0.06元.0.12元.0.20元.而日均每头较对照组多产3.56公斤,3.51公斤,2.49公斤鲜奶.平
均较对照组多增加收入5.69元,5.61元,3.98元.
3.3利用EM技术发酵粗饲料较发酵精饲料更能有效地提高粗饲料利用率而增加奶牛产奶量。发酵
粗饲料各组产奶量均较发酵精饲料高,日量中添加同一比例的发酵秸秆,日均较发酵精饲料组增
加约2公斤鲜奶,较精料组多增加约3.4元产出。
3.4各试验组奶牛所产牛乳比重为1.030-1.034,符合商品牛乳质量要求,高于群体平均水平,平
均水平为1.030。EM发酵饲料感观新鲜,气味酒香酸甜纯正,奶牛极喜采食。用秒表测验,试验
组较对照组的采食速度快0.5-1倍。每头每顿采食时间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10分,10-15分。
3.5EM发酵饲料对产奶量的影响(见表)
试验结果单位;kg/头日%
组别期初产乳量期末产乳量期末较期初增减期末较期初增减率平均产乳量试验组较对照组增减试验组较对照组增减率
试验组14.314.8 0.53.515.9 1.7 12.0
对照组14.711.9-2.9-19.714.2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鱼技术
温度对伊乐藻光补偿点的影响
    上一篇:建构理论统计课堂教学方法初探(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