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大跨桥梁安全监测的技术方法分析(1)

2015-09-29 01:34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大跨桥梁安全监测的技术方法分析(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要:首先介绍了现代大跨桥梁的安全监测的意义,通过比较目
摘要:首先介绍了现代大跨桥梁的安全监测的意义,通过比较目前几种测试位移仪器的优缺点,提出用GPS进行大桥位移监测的新方法,并阐述了其原理和特点;指出目前用干系统识别的时域和频域法的各自不足,探讨结合时颇的参数识别的新方法,最后提到目前用于大跨桥梁损伤检测方法的困难。
关键词:大跨桥梁 GPS 系统识别 损伤检测 一、桥粱安全监测的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交通运输的需求,许多大跨度桥梁应运而生,尤其是悬索桥以其跨度大,造型优美,节省材料而备受人们的青睐,成为大跨度桥梁的首选。但随着跨度的增大,从几百m到3000m;加劲梁的高跨比越来越小,(l/40~l/300);安全系数也随之下降,由以前的4~5下降为2~3。另外,由于其柔性大,频率低,对风的作用很敏感。由于缺乏必要的监测和相应的养护,世界各地出现了大量桥梁损坏事故,给国民经济和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1994年10月韩国汉城发生了横跨汉江的圣水大桥中央断场50m,其中15m掉入江中,造成死亡32人、重伤17人的重大事故。据称造成桥梁在行车高峰期突然断裂的原因是长期超负荷运营,钢梁螺栓及杆件疲劳破坏所致。1940年完工的主跨853m的塔可马大桥(Tacoma Narrows),只使用了三个月,便在19m/s的风速下造成了塌桥事故 :1951年主跨 1280m的金门大桥于风速 15~1520m/s时因振动而造成桥体部分损坏,等等。美国现有的约50万座公路桥中,20万座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1967年2月横跨美国俄亥俄河上的银桥突然倒塌,造成46人死于非命。我国早期建造的斜拉桥,由于拉索的防护不合理而引起的斜拉索的严重锈蚀,如济南黄河桥、广州海印桥的斜拉索在远未达到他们的设计寿命下,被迫全部更换,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过去十几年里,我国已建成一批大跨度桥梁,仅上海就有南浦、杨浦和徐浦大桥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桥梁,另外,香港的青马大桥和虎门的虎门大桥又是我国首次建立的悬索桥,近年来我国特别是沿海地区交通发展迅速,迫切需要建立一大批大跨度桥梁。为了确保这些耗资巨大,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大桥的安全耐久,必须对这些大桥进行连续的监测。目前,桥梁的监测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研究人员都在致力于桥梁的监测研究,桥梁的安全监测正日益成为土木工程学科中的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方向[1,2,3]。二、桥梁位移监测仪器的现状大跨度桥梁受风荷载,车载,温度和地震影响较大,而在沿海地区一般无地震,主要受台风,车载和温度的影响,为保证其在上述条件下的安全运营,必须研究桥梁在上述条件下的实际位移曲线,而目前对风的研究仅局限于理论和模型实验,对实桥在风作用下的研究还不充分,对车载的研究也只是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下进行。主要原因是测试仪器的不合理,对大桥不能连续实时监测。目前用于结构监测的仪器主要有:经纬仪、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激光测试方法。 上海杨浦大桥就采用的是全站仪自动扫描法,对各个测点进行7s一周的连续扫描,其缺点是各测点不同步以及大变形时不可测。位移传感器是一种接触型传感器,必须与测点相接触,其缺点是对于难以接近点无法测量以及对横向位移测量有困难。 加速度传感器,对于低频静态位移鉴别效果差,为获得位移必须对它进行两次积分,精度不高,也无法实时。而大型悬索桥的频率一般都较低。激光法测试精度较高,但在桥梁晃动大时由于无法捕捉光点也无法测量。除上述不足外,对桥梁的扭角测试也力不从心,为对桥梁进行安全监测,必须寻找更好的测试方法。目前出现了利用GPS进行测试的新手段,在桥梁高层结构上进行实地测试[4~6],过静君与1996年对深圳帝王大厦,1998年对香港的青马大桥进行了实验研究,特别是1999年在广州虎门大桥进行了实桥测试,目前已正常工作。国外的dodson,A.H,1997;brown,G.J,1999也利用GPS对结构进行监测,获得了成功,但在国内利用GPS对桥梁的测试还无先例,在国外也仅限于位移监测,利用GPS进行动力分析和研究桥梁在风和车辆作用下的力学行为还不充分。下面介绍利用GPS监测的原理和特点。
上一篇:混凝法强化城市污水厂一级处理的试验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