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基于闪存的星载大容量存储器的研究和实现

2016-01-08 01:09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基于闪存的星载大容量存储器的研究和实现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就闪存应用于星载大容量存储器时的写入速度慢、存在无
摘要:就闪存应用于星载大容量存储器时的写入速度慢、存在无效块等关键问题探讨了可行性解决方案,并在方案讨论的基础上论述了一个基于闪存的大容量存储器的演示样机的实现。

空间飞行器的数据记录设备是卫星上的关键设备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各航天大国开始研制固态记录器(Solid State Recorder,简称SSR)。由于SSR使用半导体存储芯片作为存储介质,所以其存储密度高、无转动部件、可靠性高、体积小、重量轻,因而逐渐成为空间飞行器的数据记录器的主流方案。闪速存储器(简称闪存)作为一种新兴的半导体存储器件,以其独有的特点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有:(1)具有非易失性,掉电时数据不丢失,可靠性高;(2)功耗小,不加电的情况下可长期保持数据信息;(3)寿命长,可以在在线工作情况下进行写入和擦除,标准擦写次数可达十万次;(4)密度大、成本低,存储单元由一个晶体管构成,具有很高的容量密度,且价格也在不断降低;(5)适应恶劣的空间环境,具有抗震动、抗冲击、温度适应范围宽等特点。由于闪存的这些特点,使它受到了航天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中期,Firechild公司就曾为F-16侦察星成功设计了SSR煟菠牐使用的主要存储芯片就是闪存;国内的FY-2卫星也曾采用闪存作为该星的固态存储器的存储介质。虽然有这些成功的应用案例,但是闪存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如写入速度较慢、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无效块等。本文将探讨如何解决和突破这些缺点,并依此给出一个具体的系统实现方案。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1 闪存构成星载大容量存储器的关键问题

1.1 写入速度问题

目前闪存有多种技术架构,其中以NOR技术和NAND技术为主流技术煟长牎#危希倚蜕链媸撬婊存取的设备,适用于代码存储;NAND型闪存是线性存取的设备,适用于大容量数据存储煟搐牎#危粒危男蜕链嬗幸欢ǖ墓ひ当曜迹具有一些统一的特点,现以三星公司的K9K1G08U0M型芯片为例进行介绍。该芯片容量为1Gbit,由8192个块组成,每块又由32个页组成,一页有(512+16)×8bit,该片的8位I/O总线是命令、地址、数据复用的。读写操作均以页为单位,擦除操作则以块为单位,写入每页的典型时间为200μs煟搐牐平均每写一个字节约需400ns,即约20Mb/s。这样的写入(编程)速度对于要求高速的应用场合来讲是难以满足的,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

1.1.1 并行总线技术

并行总线技术亦称宽带总线技术,即通过拓宽数据总线的带宽实现数据宏观上的并行操作。比如,由四片K9K1G08U0M型闪存芯片组成一个32位宽的闪存子模块,它们共用相同的控制信号,包括片选信号、读写信号、芯片内部地址等。子模块总是被看做一个整体而进行相同的操作,只是数据加载的时候是不同的数据。这样,数据量将是使用单独一块芯片时的4倍,所以理论上速度也将是非并行时的4倍。

1.1.2 流水线技术

借鉴现今高性能计算机中的流水线操作原理,可在时间片上实现微观并行。针对闪存的写入速度慢的问题,可以对其进行流水处理。K9K1G08U0M型闪存的写入操作可分为三个步骤:(1)加载操作,即完成命令、地址和数据的载入工作;(2)自动编程操作,即由闪存芯片自动完成编程操作,将载入到页寄存器的数据写到内部存储单元的;(3)检测操作,即在自动编程结束后检测写入的数据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需要重新编程;如果正确,继续下一步的操作。写流水原理图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到,流水线运行起来后,在任一时间片上总有若干小操作在同时进行,即在时间片上实现了复用,因此从整体上看速度将会提高。

上一篇:实现PCB高效自动布线的设计技巧和要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