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传统灌溉工程及技术的传承和发展(7)

2016-04-28 01:00
导读:总之,我国在数千年修建灌溉工程的实践中,创造了众多的水利工程类型和卓越的灌溉工程技术经验,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这些传统的工程和

  总之,我国在数千年修建灌溉工程的实践中,创造了众多的水利工程类型和卓越的灌溉工程技术经验,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这些传统的工程和技术是适合我国各地的、地理条件的,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所以具有很强的继承性。从工程类型来看,大致北方多兴修引渠灌溉工程;南方的山丘区以蓄水塘坝为主,低洼平原以水网圩田为主,沿海则修筑海塘、堰闸等拒咸蓄淡工程;江淮地区位于南北过渡地带,多修建陂渠串联工程。北方还发展井灌,新疆修筑坎儿井等。这些多样的灌溉工程类型经历了数千年的实践检验,具有强盛持久的生命力。又传统灌溉工程多利用当地具有的土、石、木等建筑材料,这些材料适用,施工技术群众易于掌握,现今各地在修建灌溉工程时仍较多采用。不少传统灌溉工程技术内涵丰富,具有合理性和性,在现今仍能吸收利用,有的甚至能解决技术难题。自古以来工程技术随着的发展不断进步,同一个技术在以往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范围扩大,还常出现创新技术。我们要总结工程技术发展的规迹,尤其要重视探讨传统工程技术思想,如灌溉工程规划思想、设计思想、水利家的治水思想,水利著作中的水利认识,及人们对技术发展内部的认识等,这些思想往往能给我们以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例如都江堰的系统工程规划设计思想,北方多沙河水土资源利用的设计思想,区域治水规划思想等都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珍贵遗产,需要继续发扬光大。此外,传统工程技术具有简便、经济、实用等诸多优点,我们应吸取其精华,用技术改造其不足的方面。如新疆坎儿井,具有能自流灌溉,不用提水工具;水质优良,水流稳定;冬季不封冻,可供全年灌溉和饮用;施工设备简单,农户易于操作;水行地下,能减少蒸发和避免风沙的侵袭等优点。但其开挖和维修工程量大,工作环境艰苦,费时费人力,目前掌握此技术的人员已经很少了。所以要改进坎儿井的挖掘技术,采用机械挖进提升设备,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对坎儿井的管理和维护,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建国初期,吐鲁番地区的吐、鄯、托三县几乎全靠坎儿井及泉水灌溉,后来修建了防渗渠道、小型水库和机井等水利工程。目前吐鲁番地区利用地表水3.88亿立米,利用地下水9.94亿立米,总的用水量增了几亿立米,但坎儿井水和泉水的水量都显著减少了,代替它们的是每年用机井提取利用地下水四至五亿立米,原来不花钱的泉水和坎儿井水,现在变成了要支付电费和油费的机井水。故有人主张要大搞坎儿井的维修和改建工程,并把它作为今后该地区水利建设的主攻方向[32]。所以我们要认真地总结传统灌溉工程技术,使之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从而在水利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注释:
[1]《水利》2001年第9期“陕西水利建设”,“新疆水利建设”。
[2]邹广荣《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四十年来的成就》,《水利水电技术》1989年第9期
[3]古传庆:《山湾塘的由来》,《四川水利》1997年第6期。
[4]详见张芳:《中国古代淮河、汉水流域陂渠串联工程技术》,《中国农史》2000年第1期。
[5]《淮河纪行》,上海出版社,1985年。
[6]徐文开:《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利史志专刊》1992年第1期。
[7]张天真:《中国水利与环境》,出版社,1990年。
[8]都江堰管理局《都江堰》,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年。以下出处同。
[9]贺珍《我国的坝土建设》,《中国水利》1990年第1期
[10]范瑱《民间过水土坝赵家闸》,《中国水利》1990年第3期
[11]《元史》卷66《河渠志三》称:元至正十一年(1351)贾鲁堵筑黄河白茅堤决口时,“作西埽者,夏人水工,征自灵武。”
[12]详见《草土围堰施工与经验》,《宁夏水利·宁夏水利史志专辑(一)》1983年第1期。
[13]杩槎:用竹绳将三根圆木捆绑成鼎足形,成为支架,中设平台,台上置石块,保持稳定。时以多个支架排列成行,在迎水面上架系横木及竖木,外置竹席,并加培粘土,即可起挡水作用。开堰时只要砍断捆绑杩脑顶上的竹绳,并用大绳拉倒,杩槎就自行解体。
上一篇:电力线数传通信设备的设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