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灌溉工程及技术的传承和发展(8)
2016-04-28 01:00
导读:[14]竹笼:用竹篾编制成直径0.6米,长10米的笼(标准笼),笼内装满卵石。 [15]桩工:在基础打入木桩,如卵石滩打桩困难,则采用挖坑栽桩的办法,以保
[14]竹笼:用竹篾编制成直径0.6米,长10米的笼(标准笼),笼内装满卵石。
[15]桩工:在基础打入木桩,如卵石滩打桩困难,则采用挖坑栽桩的办法,以保护岸脚和建筑物。
[16]羊圈:一般在3—4米见方的木框内填石,用于水流湍急处作护岸基脚和堰坝的基础。
[17]都江堰管理局:《都江堰》,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年,104-111页
[18]《我国渠道防渗主要衬砌形式简介》,《水利水电技术》1979年第3期
[19]刘世清:《陶管在灌溉输水中的应用》,《农田水利与小水电》1986年第2期
[20]河南省水利厅
办公室整理:《介绍河南省偃师县东寺庄社的地下渠道灌溉网》,《水利化经验选集》,科学普及出版社,1959年。
[21]滕流慧、聂建平:《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与前景》,《水利水电技术》1997年第3期
[22]徐国荣、罗顶明:《清嘉庆年间的石质倒虹管》,《四川水利》1986年第5期
[23]张惟:《关于利用多泥沙河流发展引洪淤灌的几个》,《水利水电技术》1983年第9期;辛树帜等《中国水土保持概论》,农业出版社,1982年。
[24]侯文渠:《关于丘陵地区改造老式塘坝的几点意义》,《安徽水利科技》1980年第3期。
[25]涂兴文:《黄河流域涝池塘坝的发展》,《黄河史志资料》1993年第1期。
[26]左振民:《坑塘建设是治理旱、涝、碱的有效途径》,《水利水电技术》1983年第2期。
[27]周昕:《论传统农机具在当代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农史》1995年第2期。
[28][元]任仁发:《浙西水利议答录》;[明]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7《江南五》。
[29]朱正文:《低洼圩田吨粮田建设中的水利措施——四分开两控制》,《水利水电技术》1979年第7期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30]江苏省水利厅、水利学会:《中国古代太湖水利技术成就·海塘工程》,《江苏水利科技》1983年第2期。
[31]黄宗壁:《鱼鳞石塘的结构及其》,载《太湖水利史论文集》,1986年。
[32]唐其钊:《新疆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新疆水利科技》1984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