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信息化概论(4)-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特点(1)
2016-07-06 01:00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水利信息化概论(4)-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特点(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要:水利信息化是水利行业走向现代化的措施和手段,同时也
摘要:水利信息化是水利行业走向现代化的措施和手段,同时也可以说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为了帮助非水利相关专业的朋友们了解水利行业的特色,也为了让不太熟悉信息技术的水利行业的朋友们了解IT在水利行业中的应用前景,当然更为了向既非水利行业又非信息技术专业的朋友们介绍水利信息化的大体轮廓,特将2003年笔者为某水利信息化研讨班写的讲稿发至网上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特点建设
5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行业特点:社会公益性事业,国家投资为主。
专业特点:涉及到水利行业的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各个专业。
资源特点:水利信息资源与其它行业和企业信息资源有较大的不同的特点是,尽可能地实现资源共享。
系统特点:上至中央下到地方和具体的工程管理部门,都要尽可能地实现网络系统的畅通无阻。
技术特点:所有IT领域、通信技术、测试技术、各类先进的和常规性的仪器设备,上至卫星下至普通的信息采集手段和方法,都要用到。系统要求较高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扩展性、可维修性和可更换性。
建设特点:土建工程、各类基本的仪器埋设、通信设备安装、计算机网络建设等等。
管理特点:原始信息资料的管理、分析、存储、权限、调度、控制、指挥等等,有很强的技术性、政策性和法规性。
应用特点:预测预报模型、洪水调度模型、决策支持模型、控制标准、资源共享准则等等。
社会特点: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与
政治、经济、城镇、农村等等社会关系密不可分,与能源、交通、通信、气象等等行业更是脱不了干系。
水利信息化各类建设项目,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技术更新换代很快,其中许多高新技术的应用本身就是研究课题,因此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又具有“科研项目”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属性,很容易被当成“科研项目”按照传统的项目攻关、鉴定、报奖的老套路去运作,项目完成评奖之后,其运行维护和升级换代过程中的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则无人问津,从而导致建设单位陷入困难境地。另一方面,按照传统方式运作的“科研项目”在攻关和实施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科研成果,常常被束之高搁,不能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并有效地服务于市场的需要,这种局面是十分尴尬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众所周知,在IT业界、信息化建设、计算机应用这些高科技领域中,硬件、系统、软件等方面都有许多共性,具有较大范围的技术复用性。而类似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如果各地区各部门仍然各自为政各行其事,必然造成大量的重复科研和重复开发,规范化和网络信息的兼容性将更为突出,这对于水利信息化大系统来说,很难达到系统整体最优。
鉴于以上特点,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专业化队伍和高科技企业便应运而生。
6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基本流程
项目规划:根据项目建设方的应用需要求确定项目任务和目标,项目规划报告的重点在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论述,基本方案的选定,项目概算的确定,资金来源的说明,实施步骤的设计。《规划报告》一般可以由水利设计院、研究机构、咨询机构、IT企业来完成。专业化的水利信息化建设企业编写此类报告应该是得心应手,优势突出。
方案设计:一般在已有项目规划的基础上进行项目具体方案的设计与方案比选,包括对规划方案的修正,推荐拟选方案,阐明关键技术问题,设备选型,施工设计,投资概算。设计方案应该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充分根据工程的特殊性,尽可能地有新意,有特色。
项目审查:一般来说,各设计阶段完成后都要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查,设计单位在审查会上应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解释,接受专家和领导的建议,有可能要按审查会意见修改或重编设计报告。
参与投标:根据项目招标文件做投标书。
中标建设:土建工程、仪器埋设与安装调试、通信工程、网络建设、软件开发、用户
培训、系统试运行,验收,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