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公共空间移动用信息支援工具的设计概要(2)

2016-07-10 01:10
导读:方向系统,是通过箭头来指示方向的设计,也可以称为诱导型系统。主要一指示通行方向为目的,适合于直接对目的地进行诱导的场合。例如,利用于飞机


  方向系统,是通过箭头来指示方向的设计,也可以称为诱导型系统。主要一指示通行方向为目的,适合于直接对目的地进行诱导的场合。例如,利用于飞机场等和交通设施想关联的场合。

  空间系统,与方向系统不同,空间系统是以全面的指导为原则,让利用者在能够把握整体构造的前提下,有选择的利用,引导利用者达到目的地的设计。例如经常被利用于游园地,商业设施和一般街道等等。

  混合系统,顾名思义就是由多个sign种类的组合构成的系统。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一般都是采用根据对在一定环境中人的“动线”(移动方向)的分析,假设出利用者的动线后,选择一定的转折点来设置sign的设计。因为需要在设计的环境里选择多个转折点,并且还要为转折点赋予多项指示功能。所以为了实现sign的整和,而才用多种组合来构成系统。当然,类似这样复杂的系统对于利用者和设计者来讲,都是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点就是sign是否能够与环境实现完美的结合,sign所传达的信息是否能够有明确的区分能够让利用者很容易的读懂等等。

  相对坐标系统,是sign系统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种类,在这里我们也可以把它做为一个特别大的箭头来考虑。例如,在高层建筑物密度非常大的都市中心部,在每一座建筑都可以作为标志性建筑物的时候,具有特征的可以以其辨别方向的相对物就变的很少了。在这种环境中寻找道路的时候,街角的雕塑和大型停车场等等就成为了非常有效的移动支援工具。

  综上所述,在sign计划是以充分把握环境和利用者的特征为前提的,综合性设计工程。

3sign计划的评估

 sign计划实施后,就要展开对这个计划的评估活动。没有适当的评估就很难找到进一步的改良措施。过去20年中日本学者以美国本土的大型机场空间设计作为对象,专门针对sign计划,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活动。然后把这些结果以1990年美国修改颁布的ADA(美国残疾人保障法)为基准,从universal设计观点出发,总结出关于在sign系统开发过程中对于建筑空间,视觉传达,电子通信的18项评估标准。因为对于各个项目的解说都非常的详细,在这里我想把关于视觉传达评估的部分,用简洁的语言整理后介绍给大家以做参考。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1)图形明了,概念不混淆,限制个数。
  (2)是否放置在弱视人群也能很容易看到的位置,是不是具有一贯性。
  (3)“方向sign”和“说明sign”在全体设施的配置中是否有矛盾的部分存在。
  (4)以确定场所为目的的sign设计,是否能够很容易被走路的人或者乘坐交通的人识别。还有是否具备多方向的可识别性。
  (5)以指示方向和确定位置为目的的设计中,能不能有效的利用色彩和符号。
  (6)信息能不能准确的传达给有色彩障的人(色盲)
  (7)设置的sign系统,盲人是否也能够利用。
  (8)文字的长宽比例是否在3:5——1:1之间。
  (9)文字的粗细和高矮比例是否在1:5——1:10之间
  (10)文字和背景的对比是否强烈。
 (11)文字的背景有没有达到无反射。
 (12)地面开始150cm高的位置上设置的sign看版,是否最少浮出墙面0.08cm以上。
 (13)内照明的看版是不是有晕光。
 (14)标识和符号的的设计和色彩是否具有广泛的认知性。
 (15)

4结束语

  sign系统的计划是一个涉及范围广阔的工程,依靠单纯的平面设计,已经不可能解决这些的问题。1998年在东京举行的世界设计师大会上,关于未来的设计的讨论中,德国设计师提出了“信息设计”这个概念。现在在日本的学会刊物上,仅仅关于“信息设计”这个名词的解释的研究就已经有上百篇的论文被发表。当然,在这里我不赶以总结的口气来解释这个概念,但是通过对日本几所正在开展“信息设计”教学的设计类大学的教学情况研究。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信息设计”的分科方式,不是局限于传统的平面,立体的区分,而是为了应对社会的发展,把复数的科目综合起来开展教学,以培养具备优秀的综合应对能力的设计师为目的的教育。
上一篇:适应与转换——高速经济发展下的中国设计教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