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出版信息管理的必由之路
2016-07-11 01:14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网络化:出版信息管理的必由之路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 正 文 】一、出版信息管理——出版工作的基础出版信
【 正 文 】
一、出版信息管理——出版工作的基础
出版信息是出版工作有关信息的总称,它是出版行为的客观表征。从这个意义上讲
,只要存在着出版活动,哪怕是最基本、最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就必然伴生出相关的
出版信息。由此看来,出版信息实在是太广泛、太庞杂了。尽管我们无意于追求事无巨
细的信息管理策略,但认识到出版信息的这一特征,对于正确理解出版信息管理的完整
内涵则是有益的。
随着出版事业的,出版工作与出版信息的关系日益密切。如制定选题计划,如
果没有图书市场需求信息,没有作者的有关信息,甚至没有同行出版情况信息,就会无
所适从。这仅仅是人所尽知的一个方面。事实上,出版工作对出版信息的依赖是全方位
的,出版信息关系出版活动的全过程,成为出版社经营管理的手段。面对浩瀚的出版信
息,其管理被突出地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只有对出版信息进行的管理,广
泛收集,赋之以便捷查询利用的形式,才能有效地加以使用。
出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给信息管理带来莫大的难度,为便于对出版信息有
一个明晰的认识,我们可选取某种标准,划分出其主要种类。依照信息的直观形式
,它包括选题及作者信息、原稿和成型图书特征信息、印制信息、销售信息、市场信息
、宣传信息、管理信息、过程动态信息、财务信息等。其中每一部分都代表着一簇同类
信息的集合。另外一种划分出版信息的是根据出版社内部分工情况,以信息的直接
使用者来进行粗线条的归类,如可分为编务信息、出版信息、发行信息、社务管理信息
、财务信息等。这种作法的好处是将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和管理者结合在一起。它实际上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已成为信息管理设计的基本思路。
出版信息经历了手工管理阶段、机管理阶段,正处在向网络化管理的过渡
时期。
计算机网络是
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数字通信线路将若
干单独的计算机和外部设备相互连接,从而实现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软、硬件资源
共享。出版信息管理网络化开辟了出版信息管理的新纪元。出版信息网络不同于“国际
互联网络”(INTERNET),也不同于“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或者“中国公
用互联网”(CHINANET)等广域计算机网络,它是一种局域网络,用于出版社内部信息资
源管理。众所周知,出版社各个部门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有物的流动,更多的是信息的
流动,各自为政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显然无法胜任现代化生产管理的要求。只有实现网络
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交流和利用障碍。换言之,网络化是出版信息管理的必
由之路。
二、出版信息网络的构成及其信息内涵
构建出版信息网络应以对信息资源的合理布局为前提,从出版社内部机构设置出发
规划信息管理网络结构。出版信息源于出版活动,出版社所属各个分支部门既是相应信
息产生的源头,又是相关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和管理者。出版行为和出版信息的依存关系
,决定了出版管理网络与出版信息网络的重叠,两者是不可分离的。
出版社一般有编辑、出版(含装帧、校对)、发行、财务以及
办公室等部门,在社
长及其班子统一领导下,各部门相互联系同时又有相对独立的职能范围。因此,应以这
些部门作为主干网点,组成出版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出版信息网络主要包括编务信息管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理网点、生产信息管理网点、发行信息管理网点、财务信息管理网点、社务信息管理网
点等。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个基本的骨干网络结构,根据情况不同,各出版社还可补
充其他特定部门的网点。这五大网点的信息内容主要是:
编务信息管理网点承担对与编辑活动有关的编务信息管理工作。这些信息包括作者
信息、选题信息、出版合同信息、对外合作项目信息、发稿信息、稿酬发放信息、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