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 模糊控制迟早门的FPGA实现
在实际运用中,需要对接收到的1Mbps高斯最小频移键控(Gauss-MSK)信号进行符号同步,这就要求模糊控制单元的推理速度至少为1M FLIPS煟疲酰zy Logical Inferences per Second牎O匀唬对这样的推理速度指标,用软件在一般的通用处理器上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模糊控制迟早门必须使用硬件来实现。FPGA是一种廉价的半定制大规模集成电路,它的开发工具可以在PC机上运行。FPGA具有密度高、结构灵活、设计时间短和可编程等优点,非常适合用于模糊迟早门的硬件验证。
一个典型的模糊控制器通常由包含控制规则的知识库、模糊推理单元以及与外部接口的模糊化单元、清晰化单元组成。自1985年以来人们在模糊控制器的硬件实现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用数字电路实现模糊控制器已经有非常成熟的设计方案。这些方案将模糊控制器的四个基本单元用数字电路一一实现,模糊推理速度也可以达到1M FLIPS以上。但是在模糊控制迟早门中,模糊控制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迟早门也只是整个接收机中的一个单元。如果采用通用的设计方案,最后实现的模糊控制迟早门占用FPGA的逻辑单元必然很多,致使整个接收机占用的芯片面积很大,而且模糊控制器在迟早门中的功能比较单一,无法实现复用。因此,模糊控制迟早门中的模糊控制器不适于用通常的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