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业的参与式发展实例分析(4)
2016-11-04 01:01
导读:5 技术创新 根据当前竹业发展现状,围绕竹林高效经营,以无公害竹笋(特别是冬笋)为突破口,对竹林平衡施肥技术、水分 定量管理技术、竹林结构动
5 技术创新
根据当前竹业发展现状,围绕竹林高效经营,以无公害竹笋(特别是冬笋)为突破口,对竹林平衡施肥技术、水分 定量管理技术、竹林结构动态管理技术、竹林生态经营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试验发展[7],并综合配套形成竹林分类定向培育技术包,为竹林经营提供了技术保障。2001——2002年生产季,结合现场会等形式,对毛竹高效经营笋用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产量、产值验收,结果表明,试验示范基地平均产值达2488.5元/年?666.7m2,最高可达4191.9元/年?666.7m2,平均亩成本为705.2元,平均劳动盈利率77.6%,最低为76.9%,示范基地竹林产值平均高出对照区2.1倍,最高达3.9倍,竹林经营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在当地起到了良好的试验示范作用。
[1] 叶敬忠,刘金龙,林志斌.参与?组织?发展:参与式林业的、研究与实践.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 李小云.谁是农村发展的主体.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3] 邵小根,金爱武. 毛竹笋竹林技术推广模式调查与,经济林研究, 2000,18(4):64~66
[4] 李明华,钱杭园.参与式的农村技术传播机制.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0,17(1):1~4
[5] 吴礼栋,金爱武. 遂昌县三仁乡毛竹笋用林开发经济技术需求分析,见:沈璇,汪奎宏,周晓丽.新世纪浙江林业发展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259~263,
[6] 陈会英,郑强国.中国农户科技水平因子与对策研究,农村技术经济,2001(2):116~121
[7] 金爱武,吴鸿,傅秋华等.竹笋高效益生产关键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