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深圳特区雨污合流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探讨(1)

2017-08-08 05:15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深圳特区雨污合流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探讨(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探讨了深圳特区雨污合流状况形成的原因,包括规划和建
摘要:探讨了深圳特区雨污合流状况形成的原因,包括规划和建设不协调、污水管网没有统一管理、住宅区排水系统与市政排水系统衔接混乱和污水管道质量问题等。由此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以实现深圳市政府制定的今年年底污水处理率基本达到50%的目标。

关键词:城市规划排水体制合流制成因对策

FormationandReformationoftheCombinedSewerSystemin
ShenzhenSpecialEconomicZone
  Abstract:Asaresultoftheinharmoniccoordinationinplanningandconstructionofmunicipalfacilities,someproblemshavebeenleftbehindthecombinedsewersysteminShenzhenspecialeconomiczone,Suchasthesesthelackofuniformadministrationofsewernetwork,thedisorderedconnectionofcourtyarddrainagesystemtomunicipalsewermainsandthepoorqualityofsewerlines.InordertorealizethepannedgoalofthemunicipalgovernmentofShenzhencity,theratioofsewagetreatmentwillbeupto50%attheendofthisyear,somerecommendationswithfeasibilityareproposedbytheauthors.
0 前言
  深圳特区由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和盐田区4部分组成,规划面积327.5km2,现有人口200万左右,截至1999年4月,城市市政污水管道总长448840m。1998年底共建成4座污水处理厂,即滨河污水处理厂、南山污水处理厂、罗芳污水处理厂和蛇口污水处理厂,设计平均日处理污水56万m3。1998年,深圳特区平均日供水量113.8万m3,平均日污水量为113.8×0.8=91.04万m3,设计污水处理率应达到60%。据深圳市环保局统计,1998年特区污水实际处理率为28.75%,即平均日处理污水26.2万m3,明显偏低。特区2010年规划人口将达到284.6万人,平均日污水量也将达到221万m3,污水处理率偏低将极大制约特区的可持续发展,而造成污水处理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特区市政排水管网中存在雨污合流现象。
1 雨污合流形成的原因
1.1 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不协调
  特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导致城市规划屡次被突破。如1986年罗湖、上步两区的规划人口为35~40万,在此基础上对排水管网进行了规划;到了1990年,两区人口迅速膨胀,不得不对两区的排水管网进行规划调整,远期规划人口为70万人;而到了1994年,两区人口已达到69万人,原来的规划已不能适应特区的实际建设发展情况。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的不协调,必然对污水的收集与处理造成很大影响。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1)污水管道管径普遍偏小,满足不了实际需要。按照原来规划而建成的污水管道,远远满足不了不断增加的人口、住宅和工业区的需要。罗湖区经济发展早,是特区的黄金宝地,商业区密集,生活小区也是见缝插针,大量城市污水远远超过小管径污水管道的负荷。在用水高峰期污水外溢,不但污染环境,而且令管理人员疲于奔命,却治标不治本。这样,大量的污水不得不排入雨水管道,造成雨污合流。
  (2)由于规划落后于建设,使新开发区的污水无处排放。清水河片区原来规划为仓库区,不进行发展,因此没有污水管网。现在那里却已建设成为住宅区和工业区,产生的污水没有出路,只能就近排入河道。
  (3)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的建设滞后,污水得不到处理。深圳特区排水管网从一开始就采用了高起点的雨污分流体制。但由于早期污水处理厂规模小(仅5万m3/d),大量污水聚积在污水管网中。在罗湖区嘉宾路、北斗路,福田区的滨河路一带形成了“三大化粪池”,迫使一些污水管道接入雨水系统。1990年已经规划好的,处理能力为25万m3/d的滨河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1997年才建成,根本不能够对罗湖、上步区的全部污水进行处理。而输送污水去南山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排海干管,也是历经数载,近期才全面投入使用,沿途很多污水支管只有临时接入雨水管道。
  规划和建设的不协调,是雨污合流的主要形成原因。
上一篇:多方制衡推动环保事业(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