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日本桥梁抗风设计基准之我见(1)(2)
2017-08-18 01:14
导读:"基准76"虽说是在当时抗风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见解的基础上编集制定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发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问题。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研究,
"基准76"虽说是在当时抗风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见解的基础上编集制定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发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问题。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研究,只好在桥梁抗风设计中取稍微富裕的安全储备。
1976年,为了处理在实施"基准76"和"试验基准76"出现的问题和进行抗风实验桥观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工作,又在土木学会中设立了以中央大学同内功教授为首的耐风研究小委员会。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前期,正是明石海峡大桥的中跨改为近2000m的讨论研究时期,确保明石海峡大桥的抗风性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冈内功教授为首的耐风研究小委员会在1982~1987年间,根据明石海峡大桥各种设计方案抗风研究成果以及对桥梁抗风的一些新见解,编集制定了"明石海峡大桥耐风设计要领(案)·同解说(1988)",(以下称"明石要领(案)88")
1989年有关本四桥的调查工作由土木学会转至海洋架桥调查会,同时成立了以横滨国立大学宫田利雄教授为首的耐风委员会,该委员会对"明石要领(案)88"进行了部分修改,制定了"明石海峡大桥耐风设计要领·同解说(1990)"(以下称明石要领90"),同时并对以前的"试验要领76"进行补充、修正而制定了"明石海峡大桥风洞试验要领(1990)"(以下称"明石试验要领90")。
该委员会在确定"明石要领90"、"明石试验要领90"的同时,制定了适用于尾道·今治线路的新尾道大桥、多多罗大桥、来岛大桥的"尾道·今治ル-ト耐风设计基准·同解说(1994)"(以下称"尾道·今治基准94")。该委员会还总结了"明石要领叨"之后进行大型风洞全桥模型试验以及从明石海峡大桥、多多罗大桥、来岛大桥的抗风设计获得的研究成果。制定了"耐风设计基准(案)(1998)"(以下称"基准"(案)98")。以下为本四桥建设与抗风设计基准制定的对照情况。
1959年建设省、日本国有铁道开始本四桥建设调查研究平井敦
1963年土木学会耐风设计小委员会成立 "指针64" "指针67"
1970年 本四公团成立
1971年土木学会耐风研究小委员会成立大久保
1972~1974年抗风实验桥观测 "基准72"
1975年土木学会耐风研究小委员会成立 "基准 75" "基准76" 冈内功
1976年 大鸣门桥开工 "试验基准76"
1977年 因岛大桥开工
1978年儿岛·坂出线路开工
1980年 实桥振动观测 "试验要领80"
1984年 实桥振动试验(大呜门桥、南备赞濑户大桥、柜石岛大桥、大岛大桥等)
1988年 明石海峡大桥开工,来岛大桥开工 "明石要领(案)88"
1989年 海洋架桥调查会,耐风委员会成立,明石海峡大桥大型风洞试验 "明石要领90" 宫田利雄
1990~1997年多多罗大桥大型风洞试验 "明石试验要领90"
来岛大桥大型风洞试验 "尾道·今治基准94"
1998年 明石海峡大桥建成 "基准(案)98"
1999年 尾道·今治线路完成
三、各抗风设计基准的特点
抗风设计基准的编制是和大跨度桥梁的建设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构成桥梁抗风设计基准体系的各抗风设计基准的特点如下:
1."指针64"(1)设定了考虑高度分布等因素的基本风特性
(2)提出了考虑重现期的基本风速设定方法
(3)确定自激振动的校核风速为1.2倍的设计风速
2."指针67" (1)确定呜门海峡的基本风速为50m/s,其他地区为45m/s
(2)考虑重限期为100年,150-年
(3)施工中的风速重限期为30年
(4)根据紊流尺度和结构尺寸的关系修正设计风速
(5)根据风速设定设计中考虑的迎角为±5°,±10°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建立监理工作检查、考核与评价制度
区域公路网分析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