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刍议(1)
2017-09-03 01:46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刍议(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摘要]坚持质量第一、提高管理水平,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关键之所在,只有在符
[摘要]坚持质量第一、提高管理水平,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关键之所在,只有在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用户要求的前提下,满足质量、工期、成本等要求,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安全、经济适用的建筑产品。本文基于此,对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 建筑施工 质量管理
一、工程概况
河池境内某大厦工程为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二、二十五层建筑,占地面积为2550.4平方米,建筑总高度为79.950米,建筑面积为地下4008平方米,地上36855平方米,阳台面积为1570.1平方米;设计主体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框架抗震等级二级;地下一层至地上三层2-A轴交2-6轴及2-17轴上的短肢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其余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该工程采用基础形式为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结构类型为现浇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
二、施工前的管理
对施工前的质量管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对有关设计、勘察文件审查的管理。对设计、勘察单位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监督,重点是放在对设计、勘察文件的审查监督把关上。一旦发现其违犯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设计和勘察文件,可以通过直接的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使直接责任主体承担由其失误疏忽或有意所造成的质量责任。二是对招投标活动的管理,重点是施工招投标的监督,实现市场监督与质量监督的有效结合,通过质量监督审查促进市场竞争的规范化和良性运转,通过市场有效运作,保证质量监督的有效性。三是对合同文本的监督,重点是
施工合同的监督,把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落实到合同条款中,以合同的法律效力约束各建设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通过对这三方面的内容的审查监督,实现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过程的预控监督。施工前质量管理的重点归根到底是对业主质量行为的管理,因为业主是所有这些活动的组织者、决策者,这也是规范建设业主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重要措施。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三、施工中的管理
1.原材料质量控制
材料质量是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工程使用原材料不符合规定,工程质量不可能符合要求。因此,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不许再施工前对材料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材料质量,以此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对于材料的控制,首先要对材料供应常见进行必要的审核,选择具有资质的供应厂家进行材料的供应。其次,要对进场原料进行必要的检验,包括:质量检验报告单的检查、外观的检查、理化检验的检查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检验来保证进场原料的质量。
2.工序与工期控制
要落实交接检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同时建筑工程质量受季节影响,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而盲目抢工期必然造成严重后果。实现质量控制步骤一是设立质量控制点,选定关键环节和重点工艺进行重点检查,二是强化对操作人员的管理,工程质量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的高低。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处理
一位建筑师,一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