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 要 特大型矿床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根据对一些特大型矿床成矿特征的研究,其具有成矿偏在性,即对成矿元素(矿种)、成矿类型、成矿时代、成矿背景(环境)等均具十分明显的选择性,并受控于异常成矿构造聚敛场,特别是“景”、“场”、“相”、“床”四个成矿等级体制的最佳耦合。成矿作用爆发异常是导致特大型矿床形成的关键因素。对在地质历史上周期性地爆发成矿作用异常的原因及其与常规成矿作用的“引潮共振”机制对比分析研究,从矿集区中发现矿汇,按等级体制最佳耦合形成特大型矿床研究思路有助于对特大型矿床的深入研究和勘查评价。
关键词 特大型矿床 成矿偏在性 异常成矿构造聚敛场 成矿等级体制 成矿作用 爆发异常
1 引 言
特大型矿床(exceptional large ore deposit)(B.Ⅱ.费多尔丘克,1990;裴荣富,1993;A.A.Kemenetsky,1995)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经济利益。国内外已发现的特大型矿床资料的初步统计(P.Laznicka,1994;裴荣富,1995)表明,数量占全球矿床总数不到5%的特大型矿床提供了全球矿产资源量的75~95%。因而研究特大型矿床是世界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与开发的极为重要和长远的研究方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特大型矿床的研究与勘查引起全球性的关注。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以及我国等矿业大国相继组织对特大型矿床进行不同层次的研究和勘查工作。
近年来,我国主持开展了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354《岩石圈超巨量金属堆积项目》(裴荣富,1995~2000),现该项目又将延续为IGCP-456《深部构造过程与金属富集》(裴荣富,2001~2005)。在巴西31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世界地质图类委员会(CGMW)建立了《1∶2500万世界大型超大型成矿图研究》项目(裴荣富,2001~2004)。此外我国还相继独立开展了一些与特大型矿床有关的重大研究课题,如《与寻找超大型矿床有关的基础研究》(涂光炽,1999~2000)、《找寻难识别隐伏的大矿、富矿的新战略方法新技术基础研究》(谢学锦,1996~2000)和《中国特大型矿床形成地质背景和预测研究》(裴荣富,1999),为世界及中国的若干特大型矿床进行了典型解剖和探索,取得了一些重要认识。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