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方式
[论文摘要] 通货膨胀侵蚀着我们的资产,负利率时代已经到来,传统的储蓄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对投资方式的要求,各种新型投资方式应运而生。
通货膨胀(inflation)是一种货币现象,指当货币发行量超过了体内实际流通货币需要量时产生的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现象。通货膨胀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就是CPI指数。CPI(consumer price index), 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2008年4月16日,局公布了最新的CPI数据。3月份CPI指数同比上涨8.3%, 2008年一季度CPI指数同比上涨8%。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高通胀时代已经到来。“通货膨胀是对穷人征的一种税”。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如何合理的进行理财从而获得自身资产价值的保值增值显得尤为重要。
一、传统的银行储蓄方式弊端
勤俭节约是我国传统美德之一。过去我国居民较为稳健的投资风格和稀缺的理财产品决定了我国是一个高储蓄率的国家。储蓄曾经是我国居要的资产保值增值途径。然而凯恩斯在其著作中曾提出了著名的“节俭悖论”,即储蓄率升高,虽然使得个人储蓄增加,但却使得国民收入由于消费的减少而减少。从宏观角度看,我国经济外贸依存度过大,致使在人民币升值周期中外贸促出口企业损失非常严重。而储蓄率过高,内需不足,导致产品上供大于求。这本身限制了的快速健康持久发展。从微观上看,现行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为4.14%,二年期为4.68%,三年期为5.40%。按照国家对08年通胀调控的目标通胀率4.8%计算,只有储蓄三年期或以上的存款才可以跑赢通货膨胀率。而即使储蓄三年期定期存款,所得利息也少的可怜。而若算上资金的机会,负利率的阴影始终笼罩着银行存款,使得它们在通货膨胀下不断贬值。
[1]